作者介绍:曹泳春,1965年出生,中国农科院教授,果树专家。199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1995年从事果树营养学研究,一直深入到农业第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在全国南北果区建立了1200多个优质高效示范园。发表论文20余篇,著书有《曹泳春务果论》和《果树营养循环学》。
我们都知道,以秦岭——淮河为界,中国土壤普遍存在着“南酸北碱”现象,但为何会如此,却鲜有人知,或者说知之甚少。
南方土壤呈酸性是地球化学、生态环境和气候等自然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般说来,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有地形、气候、成土母质、植被、成土年龄等5大因素。其中,尤以地形和气候对土壤的酸碱性影响较大。
一、地形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很明显。就大的方面来说,山地和平原上的土壤迥然不同。山地的海拔越高,山体越大,分异也越显著。高大的山脉和高原,常常成为气流的屏障,直接影响太阳辐射量、热量和水分在地表面的分布,并影响着植被的演替和土壤内物质的运动,因而常使山体两侧的土壤差异显著。
例如,秦岭是东西走向的高大山脉,对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北方的干冷气团都有阻滞作用,所以山地南坡和北坡的土壤有显著不同。在南坡形成酸性的黄棕壤,而北坡形成中性至微碱性的褐土。
二、气候因素在土壤形成上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水热条件对土壤形成的方向、强度所发生的影响。概括地说,在中国东部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热量较低,降水也较少,矿物风化、淋溶作用和有机质分解都较微弱,土壤可由微酸性至微碱性反应,部分土壤含有碳酸钙,也有一些土壤含有可溶盐而有盐渍化。但在该线以南,由于湿热程度增强,有机质分解强烈,风化产物和成土产物的分解和淋溶程度高,富铝化作用显著,土壤呈酸性反应,除滨海地段外,土壤无盐渍化。
三、从气候条件看,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呈减少的趋势。一般来说,在年降水量少蒸发迅速的地区,土壤盐基饱和度大多是饱和的,土壤呈中性或偏碱性。而在较湿润的地区,盐基饱和度降低而土壤酸度增加。
西北新疆地区,深处内陆,远离海洋,年降雨量低,蒸发量大,土壤盐碱性强。南方多属亚热带地区,所以,土壤偏酸性。
四、引起南方土壤呈酸性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土壤中代换性氢离子[H ]和代换性铝[Al]及土壤溶液中铝离子[Al3 ]含量高。由于它们比较活泼了,易存在于酸性土壤中,因而导致土壤显酸性。
【大农圈】里有躬耕农业的种养大户,也有洞悉市场的企业家;有神通广大的产业经纪人,也有逼格超高的品牌策划人;有研究农业的教授,也有制定政策的官员;还有村官、投资家、电商达人……这个圈子,给你的不只是市场信息,还有一大批有价值的农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