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合种什么,季风性半湿润气候适合种植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5 09:49:32

本刊全媒体记者 卞瑞鹤 盛素芬

乔庙镇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东部,与郑州、焦作、新乡三市接壤,位于武陟、获嘉、原阳三县交界处,四通八达,交通便利。这里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毗邻黄河,水土资源丰富,特别适合水稻种植,历来有“稻米之乡”的美称。经过黄河水灌溉的水稻,产量高、品质优。

多年来,稻米种植及加工产业一直是乔庙镇特色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以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菡香生态农业合作社)为依托,已建成了3万亩优质稻米、3000亩水景莲藕、千亩无公害蔬菜三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创建了河南省万亩优质粮生产基地和万亩优质水稻种植生态园,被称为“豫北小江南”。

2021年11月,乔庙镇被评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合种什么,季风性半湿润气候适合种植什么(1)

在今年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武陟县嘉应观,时任河南省委副*孔昌生(左五)、焦作市委*葛巧红(右二)、武陟县委*秦迎军(左四)等领导,听取合作社理事长王福军介绍菡香大米 摄影/王会平

古老品牌重闪光辉

武陟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据史料记载,明朝初年,由于稻藕混作,形成武陟大米独特的品质,武陟大米荷香味美,受到明皇洪武嘉许,成为皇室贡品。之后历朝历代均有武陟大米进贡皇室,达官贵人也争相食用,成为馈赠佳品。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以粮为纲”,高度重视粮食生产。1955年在武陟境内的黄河北岸先后兴建了人民胜利渠、白马泉引黄灌渠、武嘉灌渠、共产主义渠等多项引黄水利工程,为水稻生产引来了源源不断的优质黄河水,武陟莲藕、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5个乡镇10万余亩耕地,8月荷花月色,清香袭人;绿油油的稻田更是白鹭千点观不尽、稻花香里看丰年。通过新品种培育、新技术推广,武陟大米产量不断提高,品质不断提升。

2006年,菡香生态农业合作社在乔庙镇马宣寨成立。采用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新模式,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4万余亩,注册的“菡香”商标为河南省著名商标,建成了“三品一标”管理体系,产品多次荣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绿色食品金奖、有机食品金奖、地理保护产品金奖。目前已形成稻荷混作、稻渔混养、稻虾混养生态种植生产模式,可谓武陟大米古法种,香味清雅飘万里。

走进菡香生态农业合作社,浓郁的米香扑面而来。合作社厂区面积有60多亩,一个个体积庞大的现代化仓库和加工车间,展现着强大的发展实力。特别是展览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人们展示着武陟大米和合作社的发展历程,观之让人振奋不已。

近年来,作为武陟县稻米产业的“龙头”,菡香生态农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种植面积、生产规模,还是科技化程度,都走在同行前列,产业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合作社理事长王福军向记者介绍,“菡香”大米是千年荷塘孕育出的“玉玲珑”。为了使这个古老的品牌重闪光辉,合作社投资100余万元调整种植结构,开垦耕地、治理荒渠,建成了“菡香一号”水稻新品种示范区,并于2007年被认定为河南省标准化生产基地。成立了沿黄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研成果转化、设备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形成产学研、育繁推、产供销一体化生产模式。

同时,合作社购进国际先进水平的低温大米加工设备、气象色谱仪等整套先进检测设备,建立了完整的大米生产、检测、销售档案及追溯制度,以先进精良的生产工艺、科学规范的生产流程和严格的检测制度保证了“菡香”系列大米的优良品质。精碾细选出来的菡香大米,颗颗晶润,粒粒精华。“菡香”大米凭借优良品质,连获国家级、省级奖项累累荣誉。

“为了确保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合作社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利用优势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王福军说,“合作社目前乘着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东风,农业机械正向精准农业迈进,设置农机无人驾驶系统,打造智慧农业、放心农业、效益农业,以工业理念管理农业,带领更多的农民共同走向富裕道路。”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合种什么,季风性半湿润气候适合种植什么(2)

白鹭飞飞点碧塘 摄影/王会平

“三变”改革奠定蓬勃发展基础

为壮大稻米种植及加工产业,乔庙镇大力培育新型农业主体,积极实施“三变”改革。成立了镇级兴乔农业专业合作社联社,统筹部署全镇土地流转,带动各合作社、家庭农场引领群众种植水稻,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58万亩,其中绿色水稻种植面积达3万亩,无公害水稻种植面积0.4万亩、有机水稻种植面积0.18万亩。水稻种植规模和品质逐年提高,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县的60%以上。

近年来,乔庙镇积极争取资金超过2.5亿元,相继实施了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高标准良田等农业项目,打井架桥、疏通沟渠、修建道路、铺设电路,林成网、田成方、沟相通、渠相连,耕地所需的田、水、路、林、电等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为稻米种植及加工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挖掘稻米附加值,实现进一步增值,乔庙镇大力引进和培育稻米深加工企业,开发以稻米为原料的新技术、新产品。2020年水稻产量2万多吨,带动了周边县乡村水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全镇合作社和企业年加工大米量达4万吨,总产值达9.8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38.3%。乔庙镇成为豫北重要的大米深加工生产基地,打造了乔庙稻米品牌。

如今,稻米种植加工产业已经成为乔庙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柱,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联农带农功能更加强大。全镇水稻种植加工合作社和各类加工企业,依托食品产业联盟,对乔庙大米进行全方位开发,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条。订单农业、务工带动、土地入股等模式提升了水稻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充分让区域内农民分享种植、加工、销售、休闲等产业的增值收益。通过水稻产业的带动,全镇14村4585户农民从事水稻种植,辐射带动新乡原阳、获嘉等临近的3个县近20个村庄的7000余户农户从事水稻种植,有效带动了群众致富增收。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合种什么,季风性半湿润气候适合种植什么(3)

行行稻穗迎丰收 摄影/王会平

新产业新业态促进纵深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乔庙镇以培育农产品加工大集群、大品牌、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为发展目标,将“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探索创新稻米深加工途径,形成了“水稻种植—精米加工—大米深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的完整特色产业链条。同时,依托水稻绿色种植,发展乡村旅游,以新产业新业态促进稻米种植及加工业的纵深发展。

以大米精加工为主线,打造乔庙大米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扩展稻米品种,乔庙镇生产的精米、江米、珍米、黑米、糙米等深受市场欢迎,培育了“菡香”“禾丰”等市场品牌,开发了儿童粥米、香糯米、功能米等多种产品类型,形成高中低多档次的大米销售产品。

以大米深加工为探索,实现产品就地转化增效。以菡香生态农业合作社为主体,实施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开展大米深加工的研发和探索。特别是投资建设的年产3000吨“菡香”有机米酒和米醋项目,利用碎米进行二次加工,带来了十分可观的效益,走出了一条科技创新的新路子。

以休闲食品为突破,实现大米的上档升级。依托华夏产业新城入驻开发契机,新建都市休闲食品产业港,成立休闲食品产业联盟,积极引进大米深加工企业,形成了休闲食品的集群发展。目前,50多种以大米为原料的品类广、口味独特的新兴特色食品深加工产业已经形成。

大力发展休闲体验旅游农业。探索新建了稻鱼混养基地、稻虾混养基地和无公害有机水稻科研试验区,拓展水稻种植新模式,拉长水稻生态效益链条;依托万亩水稻种植园建设“三分田”,将水稻地分成小块,让游客进行认领,亲身体验育苗、插秧、收割等过程,在稻鱼、稻虾混养田抓鱼捕虾,让人们在自然的环境中参与农业耕作,分享农耕文化带来的乐趣。同时,建设田园走廊、大米博物馆等,引领参观者观看水稻古法种植展览、品食“菡香”无公害大米和米醋,让游客有得看、有得玩、有得购。

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动员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建立电商和微商平台,织密销售网络,依托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平台,组织合作社和企业开通网上店铺;通过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直播宣传带货。“菡香”大米更是作为武陟大米的代表,成为武陟县电商平台“陟选好物”的重要商品,县委*亲自代言;并登陆农村淘宝“天下粮仓天猫淘镇甜双11新米节”,成功入驻国家大米博物馆。

“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是对乔庙镇大米产业的莫大鼓舞。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产业振兴是关键。作为龙头企业,菡香生态农业合作社将乘着乡村振兴的时代东风,继续在产品质量和品牌打造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延伸产业链条,在壮大产业发展的同时,带领更多农户致富增收。” 王福军说。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