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叶富含多种蛋白质、维生素、胡萝卜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以及多种氨基酸和钙、磷、锌、铁、硒等微量元素,还含有甜菜碱、芦丁、多酚、黄酮类和枸杞多糖等药理活性成分。故经常食用枸杞菜可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是理想的药食同源类保健特菜。
1 特征特性食叶枸杞,株高0.6~1.2 m,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分枝灌木。茎为青绿色,无刺或有少许小软刺。叶互生或2~3片簇生,绿色长椭圆形或宽大卵形,质地柔软。花冠淡紫色,长9~12 mm,漏斗状。花萼钟状,长3~4 mm,3裂或4~5齿裂。浆果红色,卵状或长椭圆状,种子细小扁肾脏形,黄色,千粒重1.2 g。
食叶枸杞环境适应性很强,我国南北方均可栽培。当春季气温在6℃以上时,种子即可萌发,春芽开始萌动,幼苗可抵抗-3℃低温。在华北地区,夏季30℃以上仍能生长,冬季气温降至-25℃时也不会发生冻害,翌春仍能发芽生长。它喜光耐阴、耐寒耐暑、耐旱忌涝、耐盐碱,对土壤的适应性强。
2 品种选择菜用枸杞品质要求生长势旺、芽的持嫩性好、抗性强、产量高。北方地区栽培品种分为大叶和细叶2种,其中大叶品种较受群众喜爱,其叶大而绿,呈卵状,叶长约8 cm,宽约5 cm,无刺,味较淡。
3 栽植技术3.1 育苗
3.1.1 种子繁殖。华北地区夏季可适当留种停止采叶,菜用枸杞则会开花结果。果实秋季收获后阴干,存放于干燥冷凉的室内,次年3月下旬用水把干果泡软后,洗出种子,晾干待用。播种前用40℃温水浸种1昼夜,出苗快而整齐。播种时亩用种200~300 g,开浅沟条播,沟深0.8~1.2 cm,沟宽1 cm左右,沟距35 cm,种子掺10倍细沙混匀,撒入沟内,覆土0.5~0.8 cm,轻踏后浇水。苗床上支拱条覆盖塑料膜,保温保湿,7~10 d后可出苗。苗齐后撤去塑料薄膜,适当间苗,并根据苗情追施薄肥,30 d后可定植。
3.1.2 枝条繁殖。选用上年的硬枝或当年的新生嫩枝条,以硬枝的效果比较好。春、夏、秋3季均可繁殖。插条长约10 cm,上端平截,基部剪成斜面马蹄状,斜插入土,总长的2/3插埋入土,地面上留1~2个芽。苗床育苗或穴盘育苗。插后要保持土壤适当的湿度,春季扦插后,用塑料薄膜覆盖约2周时间,待生根发芽后,撤去覆盖物。发新梢后,选留3~5条,多余的摘去。扦插20~25 d后即可定植。
3.1.3 蘖根繁殖。华北地区可在3月中旬将老植株根部萌发的幼苗连根挖出,育苗或直接定植均可。
3.2 整地。食叶枸杞适于各种土壤种植,但在肥沃的砂壤土或石灰质土壤中生长最好。其根系多集中在地面下20~40 cm土层内,要中耕施基肥,亩施有机肥或沼渣3 000~3 500 kg、复合肥50~60 kg,混匀耙平,做成宽1.4~1.6 m的平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