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京白金台有家高级西餐厅,生意火爆,预约用餐要等上半年之久。只因为餐厅的招牌菜是"木村先生的苹果汤"。与一般苹果不同,木村先生的苹果切开后,放置两年也不会腐烂,只是慢慢失去水分,最后枯萎飘香变为淡红色的干果。
木村的苹果
餐厅主厨井口久和说:"无法解释,只能认为苹果凝聚了木村阿公的灵魂。"
一、《奇迹的苹果》讲述了什么?凝聚了灵魂的苹果被改编成电影《奇迹的苹果》,导演中村义洋在读影片原著时数次被感动到落泪。2013年6月8日该片在日本公映,初登场首周票房排名第三位,观众满意度排名第一位。 影片之所以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喜爱,是因为影片向观众传达出了关于坚持不懈的真实含义。主人公在一件看似毫无希望的事情上坚持了11年,最终收获成功。很多人解读这部电影时都从励志的角度出发,梦想加坚持,但其实这部影片并非讨论梦想。主人公的坚持,一方面是性格使然,另一方面则是来自家庭对他的信任与支持。
影片讲述的故事主线并不复杂,一句话就可以概况,主人公木村秋则是一名普通果农,因妻子对农药严重过敏,于是坚持要对苹果进行无农药栽培,历经11年艰难困苦,终于培育出纯天然苹果的感人故事。
《奇迹的苹果》剧照
把简单的故事平铺直叙的展现给观众,并带给人们以启发和思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个人都有想要坚持做好一件事情的想法,然而在前进的道路上面对阻碍时,又有多少人能够最终坚持下去呢?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他的著作《人类群星闪耀时》里说,“将无法实现之事付诸实现正是非凡毅力的真正的标志。”
但问题在于真正具有非凡毅力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奇迹的苹果》这部影片中木村秋则的成功虽是必然的但也颇具偶然性。接下来我将用影片中的经典台词来梳理一下影片中一家人的家庭关系,以及良好的家庭关系所具备的现实意义。
“傻瓜式”人物成功逆袭的背后,是什么可以让一个人坚持11年去做一件看似没有希望的事情,这才是影片真正想要传达的思想。
二、爱与鼓励,贯穿整部电影的核心所在《奇迹的苹果》影片中的主人公木村秋则性格十分典型,对任何事情都喜欢追根究底。他不是一个传统意思上的乖孩子,从小喜欢研究各种东西、影片用几个简单的画面勾勒出他喜欢拆卸机器零件的爱好,不仅拆过家里的收音机、闹钟、摩托车,甚至还偷过学校广播室的电子管,准备自己做一台计算机。对机械的拆卸改造正是创造能力的一种开端,这种富于创造性的性格为他日后研制无农药苹果埋下了伏笔,而这种性格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的母亲。
木村小时候在拆卸玩具
1、母亲的爱与鼓励,造就木村秋则坚韧不拔的性格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母亲是一生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她是我所知道的最仁慈、拥有最高尚灵魂的人,我身上最好的东西都要归功于她”。
影片中木村秋则的母亲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秋则在少年时期什么东西都想拆开来研究,但几乎每次都以失败告终,经常因为调皮而受到父亲的责骂和训斥,但母亲永远会站在正面引导,在他改良扩音器失败时,母亲轻声细语地对秋则说:“比起责骂,你更在意扩音器的失败吧,不找到答案绝不甘心,你的性格不就是这样吗?别放弃,经历了一次失败后,把原来的常识抛弃就是了,经历无数次失败之后,人总能找到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