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文章开始之前,小编为你准备了1张极度愉悦的画面,准备睡觉的朋友小心口水流下来。
(来源:soogif)
这些略带焦糊的食物总有一股神奇的魔力,让人欲罢不能。
但是,网上流传的一些说法让人感到怕怕:
“烧焦食物不能吃,会致癌!”
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
对于食物而言,成也“温度”,败也“温度”。
食物在合适的温度下加热,美好的事情随之而来:
- 致病菌和寄生虫等被*灭,更安全了;
- 纤维被软化,蛋白质变性,口感更好,很多营养素也更容易消化吸收了;
- 生成多种香气成分和呈色物质,更香、更好看了;
- ……
但当食物被加热到太高的温度,糟糕的事情接踵而至:
维生素C、B族维生素,以及不饱和脂肪酸等健康成分被破坏,还会生成一些有害物,其中就包括致癌物。
(来源:soogif)
120℃:开始产生“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2A类致癌物——致癌可能性较高[1]。
简单说,含有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食物(如土豆、面包、馒头等),经过120℃以上高温烹制后,很容易出现“美拉德反应”。
这个反应能让食物颜色发黄发褐,释放出诱人的香气,但也会产生丙烯酰胺[2~3]。
烹调后颜色越深,香味越浓郁,丙烯酰胺的含量通常就越高。也就是说,烤焦的馒头、面包等食物中,含有大量丙烯酰胺。
200℃:开始产生“杂环胺”
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的食物(如鸡肉、牛肉、猪肉和鱼肉等)加热超过200℃后,会产生杂环胺[4]。
研究发现,杂环胺具有致癌性和致突变性,与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有关[5]。
蛋白质类食物加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水分含量越少,产生的杂环胺通常越多[6]。
因此,烧焦的肉类里面含有不少杂环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