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喱染到塑料桌布上怎么擦,被咖喱染色用什么去除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5 16:14:29

番外:日式咖喱溯源

那么,日式咖喱饭是怎么发展到今天这样的?不如再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说到“咖喱”,人们就会想到印度——这真是一个难以简单解释的复杂误会。今天我们称之为“咖喱”的东西,确实从印度起源,但一个人如果真的跑到印度去,是找不到任何写着“咖喱”字样的食物的。正如英国人 Lizzy Collingham 在自己与咖喱有关的著作《Curry,A Tale of Cooks and Conquerors》里写道:“咖喱,是欧洲人强加在印度饮食文化上的概念。”

印度人给自己的每道菜肴都赋予不同的专属名称,但英国人把这些都混为一谈,从葡萄牙人那里学到类似“Karil”的名词之后,就把所有的印度菜都笼统的冠以咖喱(最初写作“carree”,后来成了 “curry”)之名,一股脑的抹煞了印度人对于食物的深刻理解和细致认知。

咖喱染到塑料桌布上怎么擦,被咖喱染色用什么去除(13)

印度的咖喱,根据地区、民族、宗教、家庭的不同,素材和香辛料也都是多种多样的,不过香辛料的组合及用法是最基本的。即使是使用同样的材料由于使用的香辛料的种类和量的不同,味道也不相同。

但即使在东印度公司时期,在印度的英国人极尽奢侈,他们吃到的印度菜口味已经开始经过改良了,酸奶和印度酥油的用量相对较少,换句话说,比较“清淡”。

殖民者爱上了由印度厨师烹制的花样繁多的印度菜,当回国之后想念他们连名字也记不太清的美食时,就把印度带来的香辛料磨成的粉洒在菜肴上——成品咖喱粉就这么被英国人发明出来了。

咖喱一方面以印度为起点,向周边国家和东南亚国家扩散,斯里兰卡、泰国、印尼等国家和地区都有了自成一派的咖喱。另一方面,咖喱又从英国传到了德国和日本,德国人把咖喱粉和自己的香肠结合,形成了德国名吃“Currywurst”咖喱香肠,日本人,把咖喱放在自己最喜欢的米饭上,创造出了堪称日本“国民级”的新组合——咖喱饭(カレーライス)。

咖喱染到塑料桌布上怎么擦,被咖喱染色用什么去除(14)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打开国门,西方文化为日本除了带来观念和科技的革新外,还引发了饮食习惯上的转变,大和民族原来是一个几乎不吃肉(主要指牛肉,其他打猎的野味和渔获还是吃的)的民族,明治维新后,开始在明治天皇的带领下吃起肉来。

咖喱也是在这一时期随着英国的海军传入日本的。用咖喱肉酱蘸面包,是英国人的普遍吃法,到了日本,米饭成了承载日本人人再次对英式咖喱进行改良。日本人降低了英国咖喱的辣度,并借鉴法餐做法加入面粉以增加稠度,再把牛肉和土豆、胡萝卜等蔬菜加入一起炖煮,最后浇到米饭上——日式咖喱饭就这样做成了。对忙碌的主妇来说,咖喱饭就是一个既好吃又能保证家人营养摄入,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做起来也非常省事方便的万能主食,当然会常常做。

但是,因为炖菜的可能性很多,在日本各地流传的时候 ,本地人都根据当地的食材和各自的口味做了进一步的改良,所以逐渐衍生出来各地各家不同的版本和“秘方”,有的家庭会加入苹果让口味更柔和清爽,有的则喜欢放一块巧克力从而得到更复杂的口味。

一直到1960年代以前,日本人都还是用罐装的咖喱粉,后来,有一家公司借鉴了西式黄油面酱的方法,发明了咖喱块,把咖喱粉,食用油,牛肉精粉,面粉融后再结块,变成了可以随去随用、易于分量和保存的咖喱排块。这种产品如今在中国的超市里也非常普遍。

咖喱染到塑料桌布上怎么擦,被咖喱染色用什么去除(15)

还有一种软包装的即食咖喱,隔代加热几分钟就能食用,最早是由大塚食品公司在1968年发明和推向市场的,当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成了与波子汽水、奥特曼一样的昭和时代标志性“符号”。今年是Bon Curry 咖喱的50周年,为此,大塚公司还推出了50周年纪念版本。

咖喱染到塑料桌布上怎么擦,被咖喱染色用什么去除(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