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最简短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简短20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7 01:23:4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最简短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简短20字(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又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川、州之辩不会造成意思理解上的偏差,故在此篇不展开讨论了),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写的一首“名诗”,其中的名句就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首诗翻译起来不难,但若要释义得精准就不那么容易了,特别是前面两句,无论是网络上还是专项书籍上对这首诗的解读都属于“似是而非”的解释。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最简短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简短20字(2)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被解释成“三秦之地护卫着巍巍长安,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川”。释义者把第一句理解成倒装句,即“三秦辅城阙(长安)”。因为如果“城阙”是确指“长安城”的话,从地理位置而言,三秦之地确实是围绕在长安城外。先不说这么解释是否成立,这两句是工整的对偶句是毫无疑问的。诗里的对偶句就像对联一样,上下句每个字的词性都是一致的,而且王勃又是以擅长“骈文”(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著称的,更加游刃有余。既然连词性都一致,那在句子的结构上又怎么会不同呢?如果第一句是倒装,第二句必然也是。 如此“风烟望五津”就变成“五津(蜀州的五个渡口)望风烟”,也就不能解释成“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州”了。第一句的主语是“城阙”或“三秦”(倒装),那第二句的主语就只能在“风烟”、“五津”(倒装)或“三秦”、“城阙”(第二句也可以延续第一句的主语)中选择了,而不是“王勃和杜少府”了。这么一来,莫非第一、二句又变成“拟人句”了?有没有觉得我这句话似曾相识?之前恰巧解析了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是“寒雨入吴”吗?——析《芙蓉楼送辛渐》),刚刚讲过那首诗省略了主语“我”。而这首同款“送友诗”被省略的主语则是“我们”,那么第二句翻译成“我们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蜀州的)五津”是合情合理的。但是问题来了:若同样以“我们”为主语,你又如何解释第一句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最简短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简短20字(3)

其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第一句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就是“城阙俯西秦”,城阙即城楼,那么以“我们”为主语的这句诗就很好解释了:(我们)在城楼上俯瞰西秦之地;到了第二句就是:(我们)在风烟中远眺(蜀州的)五津。还有什么解释能比这个更顺理顺章呢?再从对仗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城阙对风烟(名词对名词),俯对望(动词对动词),西秦对五津(地名对地名)。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西对五,成了方向对数字。其他诗人马马虎虎也就算了,这对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的王勃而言,岂不是个笑话?随便挑几首王勃的诗看看吧:《滕王阁诗》里“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别薛华》里“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八仙径》里“柰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你觉得他会用“西”来对“五”吗?

所以我高度怀疑第一句的原文应该是“城阙俯三秦”!如此一来,上下句就是一幅完美的对联,而且整首诗就是记录了两人依依惜别时的过程:来到城楼上先看一眼京城周围的三秦之地,回忆一下过去;然后再望一眼杜少府即将要去的蜀州,展望一下未来;最后从城楼上下来又送上一程。这才是王勃该有的对仗水准啊!这才是送别好友时的基本情节啊!要知道古代的唐诗在传承的过程中,经常会被一些记录者(特别是明清时期的整理者)擅自“修改”,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就有两个版本。(详见“床前明月光”里面的“床”到底是什么床?——兼谈如何做选择题一文)我再来重新解读一遍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吧:

我们先在长安城楼之上俯瞰四周的三秦大地,然后在风烟之中眺望你即将远赴的蜀州五津。之所以与你离别之情意这么深,是因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只要四海之内有你这样的知己,即便我们远隔天涯,心依旧如近邻般亲近。因此在这即将告别的分岔路口,我们不用像小儿小女般一起哭哭啼啼,把配巾沾湿了(或用手巾擦眼泪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