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土豆的茎叶还是薯块,含水量都较高,水是土豆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也是其体内进行有机物质合成,分解和运转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分。总之水是土豆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土豆与其他作物相比,是需水较多的作物,水分是土豆产量和质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只有在各个生育阶段提供充足的水分,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肥料的作用,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以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薯块产量的高低和质量优劣与水分供应状况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薯块形成期进行合理浇水,可以显著提高薯块的产量。幼苗期和发棵期缺水,严重影响植株健壮生长,不能为薯块的膨大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薯块形成期和膨大期缺水或水分供应不均匀,植物生长迟缓,薯块形成的数量少,畸形薯率增加,从而影响土豆的产量和质量。
我们在收获土豆时,时常见到裂薯,烂薯,链条薯等畸形薯,这就是与土壤水分或过大,或干旱,或忽干忽湿等造成的。
当土壤水分过大时,土壤氧气少,缺氧会影响土豆植株根系的发育,甚至会导致根部腐烂,严重时,地上部分叶片发黄,脱落,植株早衰或枯亡,影响地下薯块的形成和膨大,产量降低。
土壤水分过大,薯块因缺氧而导致皮孔大,容易感染病菌而腐烂,即使不烂的也因含水量大而难储存。
土壤水分过大时,还会引起晚疫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使植株和薯块感染病菌,在降低产量的同时还会降低土豆的质量。
土壤干旱影响其产量和质量不言而喻,如生长迟缓,薯块少而小。有的薯块内部出现褐斑,也是由于干旱导致的。
常见的薯块开裂,链条薯,次生薯等则是因为浇水不均,忽干忽湿造成的,薯块生长期,浇水足或雨水多,薯块增长,而浇水晚或雨水少而发干旱时,薯块就不长了,再浇水或下雨后,薯块再长,结果就出现了开裂,链条薯,次生薯等畸形薯,大大降低了质量。
因此,充足和均匀的水分供应是土豆高产和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
那么,在土豆生育期如何浇水适宜呢?这得了解土豆的几个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才能做到合理浇水。
二,土豆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土豆在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结薯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
1,发芽期
土豆发芽主要是靠本身水分,一般情况下,不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就可正常出芽。出芽后根系就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保证正常出苗。
如果土壤过干,种薯不能正常出苗,出现皱缩干瘪,此时该浇水,此后及时划锄破板结,提地温,保湿,确保土豆正常出苗。
发芽期一般不提倡浇水,以免降低地温和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正常出苗。浇水不宜过大,以免土壤通气不良,造成烂种。
2,幼苗期
幼苗期由于苗小叶少,蒸发量不大,因此耗水量不多。虽然如此,但幼苗期根系发育尚弱,吸水分不强,所以必须使土壤保持一定的含水量,这样有利于根系发育,根系可以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使幼苗正常生长发育,薯块提早发生。如果干旱则茎叶生长不良。
3,发棵期
发棵期是土豆茎叶,根系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蒸发量也加大,因此,该期植株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生长前期,如果土壤含水量不足,则茎叶生长缓慢,薯块数量少,影响产量的正常形成。生长后期则稍降低土壤含水量,其目的是适当控制茎叶生长,以利于适时进入结薯期。
4,结薯期
结薯期耗水量达到高峰,也是需水量最大的时期。这个时期,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极为敏感,除要求土壤有足够的水分和疏松透气外,保持土壤水分均匀也是非常重要的。
土壤缺水和忽干忽湿都会影响薯块的正常膨大,造成薯块的二次生长和畸形薯。结薯期,如果土壤干旱,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经常湿润,后期可适当减少浇水,促使薯块表皮木栓化,以便于收获和储存。收获时也要保证土壤湿润,便于收获和不损伤薯块,提高薯块收获后的质量。
三,土豆如何科学浇水土豆在其一生中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否则产量和质量不行。但实际上来说,土豆产量还与品种,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植株生长期的长短以及栽培制度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土豆的栽培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时适量地浇水,这样才能确保高产优质。
土豆苗期一般情况下不用浇水,过于干旱要浇,但浇后需及时中耕。苗期浇水不宜过早,否则会降低地温,不利于出苗。
土豆现蕾后,应根据墒情小水勤浇,保证土壤湿润,地皮不干,一般10天左右浇一次水,收获前7-10天停止浇水,以利薯块收获后进行安全储存。
总之,土豆怕旱又怕涝,浇水要及时,以植株不出现萎蔫现象为原则,并应小水勤浇。同时,还要注意雨后要及时排除田间内的积水,尤其是生长中后期更为重要,否则积水时间过长的话,很容易造成田间烂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