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Wanderer万娘娘”头条号,随时获取更多英语学习资料与英语学习新鲜内容】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由此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小说背景是在20世纪中叶的古巴。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
风烛残年的老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而是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大鱼拖着船往海里走,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左手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
但许多鲨鱼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死它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
最终,老人筋疲力尽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其实,第一次读《老人与海》,你会发现,小说语言简练,故事也并非扣人心弦。小说里老人最后把一副被鲨鱼啃光了的鱼骨拖回家,更是让人难以理解。
对于没有航海经验和奋斗经历的年轻人来说,《老人与海》无法引起共鸣,绝对不是一部像《福尔摩斯探案集》或是《鲁滨逊漂流记》那样“天生有趣好看”的小说。
实际上,在绝大部分年轻人眼中,《老人与海》枯燥乏味、不堪卒读。
说老实话,《老人与海》缺少很多世界名著自带的那种趣味,不过,等到一个年轻人学校毕业、踏足社会,又经过了几年的摸爬滚打之后,再翻开《老人与海》读一遍,故事仿佛变得好看起来。
以前觉得《老人与海》是一部“worst book ever”的年轻人,似乎从老人与大海和鲨鱼不屈不挠的争斗中,获得了某种启迪和激励:生活是艰苦的,要不停地奋斗,而且不能轻易屈服......
同样一部《老人与海》,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和十几二十来岁的毛头小伙子,读起来完全是不同的感受。故事还是一样的故事,但经过了生活历练的读者,开始拥有了一些能“投射”到小说中的东西,可以说,是生活赋予了《老人与海》某种趣味和意义
大家注意到《老人与海》里头,几次都提到月光下的海。我以前读《老人与海》的时候没有发现这一点,他老是把那个海跟那个月亮,跟女性连在一起。后来重读的时候,才发现了他有一段话,他说啊:“老人呢总是拿海洋比作女性。她给人或者不愿意给人巨大的恩惠。如果她干出了任性或者缺德的事来,那都是因为她由不得自己。月亮对她起的影响如同对一个女人一样。”
你在大海上求生存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主宰大海的,有一个无形的力量,那就是月亮的力量。它决定这个潮涨潮落,除了这种一般的天气现象以外。她有一个很大的背后的看不见的手,就是月亮之手。这样呢在渔民看来大海,跟我们看的大海是完全不样的。
我们普通人看大海是什么?是3S(sunshine、sand、seawave),阳光、沙滩、海浪。我们接触的大海,只是一个海滨浴场而已。拿着个浴巾在白色的椅子上啦,一个很漂亮的阳伞啊,躺在那儿,感受一下,泡泡海水澡等等,仅仅是如此。而我们常常把3S当成大海的本来的面相,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渔民感受的那种大海是什么?是波涛汹涌,是好多人一下子可能葬身于海洋里头,大浪一来,是吧?那种昏天黑地,每一次渔夫们出发的时候,妻子们在岸上看着他们远去的那个船,心里头想着,这里头可能有一艘船、有一些人回不来。是这样一种状况。
海明威写的《老人与海》呢,就是重新让我们看到大海本来的那个面相,或者说看到世界本来的那个面相,而不是它的一些幻像。
生活中原来很多困扰你的东西,比如“生活的琐碎”、“孩子的平凡”,是“世界本来的那个面相”,你以为应该那样的东西,其实只是“它的一些幻像”,这样想来,很多烦恼忧虑瞬间就释然了。
王小波眼中的《老人与海》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一窥《老人与海》的内涵所具有的广度,下面我们从深度(或高度)这个角度来看一下《老人与海》。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还在于它的“空框结构”能能承载无限深度和高度的解读诠释。《老人与海》之所以能成为一部经典,就在于它具有这样的特点。
让我们用王小波所写的一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作为结束:
我不相信人会有所谓的“命运”,但是我相信对于任何人来说,“限度”总是存在的。再聪明再强悍的人,能够做到的事情也总是有限度的。老人桑地亚哥不是无能之辈,然而,尽管他是最好的渔夫,也不能让那些鱼来上他的钩。他遇到他的限度了,就象最好的农民遇上了大旱,最好的猎手久久碰不到猎物一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限度,仿佛是命运在向你发出停止前行的命令。
可是老人没有沮丧,没有倦怠,他继续出海,向限度挑战。他终于钓到了一条鱼。如同那老人是人中的英雄一样,这条鱼也是鱼中的英雄。鱼把他拖到海上去,把他拖到远离陆地的地方,在海上与老人决战。在这场鱼与人的恶战中,鱼也有获胜的机会。鱼在水下坚持了几天几夜,使老人不能休息,穷于应付,它用酷刑来折磨老人,把他弄得血肉模糊。这时,只要老人割断钓绳,就能使自己摆脱困境,得到解放,但这也就意味着宣告自己是失败者。老人没有作这样得选择,甚至没有产生过放弃战斗的念头。他把那条鲨鱼当作一个可与之交战的敌手,一次又一次地做着限度之外的战斗,他战胜了。
老人载着他的鱼回家去,鲨鱼在路上抢劫他的猎物。他*死了一条来袭的鲨鱼,但是折断了他的鱼叉。于是他用刀子绑在棍子上做武器。到刀子又折断的时候,似乎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他失去了继续战斗的武器,他又遇到了他的限度。这是,他又进行了限度之外的战斗:当夜幕降临,更多的鲨鱼包围了他的小船,他用木棍、用桨、甚至用舵和鲨鱼搏斗,直到他要保卫的东西失去了保卫的价值,直到这场搏斗已经变得毫无意义的时候他才住手。
老人回到岸边,只带回了一条白骨,只带回了残破不堪的小船和耗尽了精力的躯体。人们怎样看待这场斗争呢?
有人说老人桑地亚哥是一个失败了得英雄。尽管他是条硬汉,但还是失败了。 什么叫失败?也许可以说,人去做一件事情,没有达到预期得目的,这就是失败。
但是,那些与命运斗争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却天生地接近这种失败。老人到海上去,不能期望天天有鱼来咬他的钩,于是他常常失败。一个常常在进行着接近自己限度的斗争的人总是会常常失败的,一个想探索自然奥秘的人也常常会失败,一个想改革社会的人更是会常常失败。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内的生活的人才总是“胜利”,这种“胜利者”之所以常胜不败,只是因为他的对手是早已降伏的,或者说,他根本没有投入斗争。
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这个词还有另外的含义,即是指人失去了继续斗争的信心,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人类向限度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失败。而没有放下手中武器,还在继续斗争,继续向限度挑战的人并没有失败。如此看来,老人没有失败,老人从未放下武器,只不过是丧失了武器。老人没有失去信心,因此不应当说他是“失败了的英雄”。
那么,什么也没有得到的老人竟是胜利的么?我确是这样看的。我认为,胜利就是战斗到最后的时刻。老人总怀着无比的勇气走向莫测的大海,他的信心是不可战胜的。
他和其他许多人一样,是强悍的人类的一员。我喜欢这样的人,也喜欢这样的人性。我发现,人们常常把这样的事情当作人性最可贵的表露:七尺男子汉坐在厨房里和三姑六婆磨嘴皮子,或者衣装笔挺的男女们坐在海滨,谈论着高尚的、别人不能理解的感情。我不喜欢人们像这样沉溺在人性软弱的部分之中,更不喜欢人们总是这样描写人性。
正像老人每天走向大海一样,很多人每天也走向与他们的限度斗争的战场,仿佛他们要与命运一比高低似的。他们是人中的强者。
人类本身也有自己的限度,但是当人们一再把手伸到限度之外,这个限度就一天一天地扩大了。人类在与限度的斗争中成长。他们把飞船送上太空,他们也用简陋的渔具在加勒比海捕捉巨大的马林鱼。这些事情是同样伟大的。做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而那些永远不肯或不能越出自己限度的人是平庸的人。
在人类前进的道路上,强者与弱者的命运是不同的。弱者不羡慕强者的命运,强者也讨厌弱者的命运。强者带有人性中强悍的一面,弱者带有人性中软弱的一面。强者为弱者开辟道路,但是强者往往为弱者所奴役,就像老人是为大腹便便的游客打鱼一样。
《老人与海》讲了一个老渔夫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却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佩服老人的勇气,佩服他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也佩服海明威。
我相信,《老人与海》还有无数种视角去阅读和解读,这是《老人与海》之所以成为经典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这部小说的魅力所在。
【关注下方专栏“陪你读完人生中第一本英文书”,马上解锁《老人与海》完整版英文朗读视频,更多精彩英文有声书持续更新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