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快板最好的竹子,竹子快板制作全过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09 12:30:20

做快板最好的竹子,竹子快板制作全过程(1)

现在唱“快板书”的演员使用的“两片竹”原叫“莲花捞子”说起它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

据说,春秋时有个人叫范丹,自小失去父亲,母亲给人家纺花织布,母子相依为命过着穷日子。那时兵荒马乱,纺花织布的活也少了,母亲的年纪也大了。自家一无田二无地,生活没依靠,范丹就出去要饭养活老娘。

范丹为人孝顺,忠厚老实,勸快能干,不管那家有活见了就干,东家忙了帮东家,西家忙了帮西家,每到庄稼收获季节就帮人家收割拉打。方圆几里庄上的活他都干过,大伙都说范丹这孩子是个好孩子。到了冬天地里没活干,就打零工要饭,因他勤快能干,到谁家都让他吃个大饱,临走时再给拿些饭菜养活老娘。有的干脆就给拿些粮米。这样,天长日久,他母亲又省吃俭用,积攒了一些粮食。可娘俩只一间小茅屋,粮米没处放,老鼠还好糟蹋,范母就说,“孩子,你看乡亲们给咱的粮米,被老鼠糟踏的多可惜呀,你能想个法子把它藏起来就好了。”

范丹很聪明,脑袋瓜一转跑到野地竹林里砍来几根大竹篙,把竹篙一头截个口劈掉一块,节节打通晒干,把粮米装进竹篙里,把劈掉的那一小块再盖上,象整的一样,母亲一看很喜欢,就说:“乖乖,你真能,这样放在哪里都行,既不怕风吹雨淋,又不怕老鼠糟踏,吃的时候把盖打开,想倒多少就倒多少,又方便又好管,真是个好法子。”说也奇怪,这竹篙里的粮米从来没吃完过。

有一年,孔子周游列国,走到陈国和蔡国之间,这两个国家的国王都不欢迎,下令不给粮,眼看就要饿死,范丹的母亲听说孔子师徒被困,就把范丹叫到跟前说:“儿呀,你知道人饿了多难受呀,如果七天不吃东西人就饿死了,听说孔子师徒被困,饿五六天了,马上就要饿死,人们常说‘有饭送给饥人,有话说给知人’,你快给他们送些吃的去,救教他们。”

做快板最好的竹子,竹子快板制作全过程(2)

范丹是个孝子,当然听老娘的了,就连忙拿些馍饭送去,哪知孔子师徒人多,送的饭一个人吃了一点就没有了。

孔子就问范丹能不能借点粮米给他。范丹满口答应,连忙跑到家里,扛了几根大竹竿来交给孔子。孔子一看笑着说:“老弟,*人*个死,救人救个活,刚才你说借给粮米,现在你送来几个竹竿能吃吗?”

范丹二话没说,上前揭开两个竹盖说:“看,粮在这里边哩。”

孔子一看,连忙说:“好,你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孔丘终生难报,你把这两片竹板盖拿着,凡是我们的师徒,不管将来干什么,见了这竹板就知你是恩人,就要报恩,忘恩者用竹板打嘴。”

孔子得了粮米师徒没有饿死。后来孔子成了圣人,范丹被称为仁义君子,竹板成了讨账的凭据。

从那以后,乞丐就打着竹板,唱着歌谣,歌颂范丹母子人穷德高,边向读书人家讨账(要饭)。

因为范母纺花织布,把范丹养大,人们就把乞丐打竹板要饭叫“莲花捞子”,又因为孔子说了“终生难报”。所以后世就还不清了,形成了“江湖”行规。

乞丐见了贴门对子的识字人家,你不给东西他就不走。这“莲花捞子”后来又发展到舞台上就叫“快板”(块板),实际是两块竹板,不是快慢之版。这是由“莲花捞子"到“快板书”的演变。

做快板最好的竹子,竹子快板制作全过程(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