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生长周期是多久,豇豆生长有几个阶段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0 05:19:58

8月9日,在阿克苏市依干其乡良种尤喀克乔格塔勒村,烈日下的大棚里翻涌出滚滚热浪。一个西红柿才在枝头上伸个懒腰,就被一只大手摘下来放进了筐里。很快,它发现陆续有兄弟姐妹从枝头上到了筐里,已经装满的筐子一个个被搬出大棚。这一天,它要离开主人——大棚种植户唐龙宣,开启新的旅程。

从大棚到市场

依干其乡紧邻阿克苏市区,农户以种植蔬菜为主,仅良种尤喀克乔格塔勒村就有303座占地面积1.5—3亩不等的大棚。唐龙宣家有两座大棚,一座全部种植西红柿,另一座混种豇豆和空心菜。眼下,西红柿进入成熟采摘期,每天在曙光中驶入村里的车辆络绎不绝,他们都是来自新疆(阿克苏)农产品交易中心的经营户。

“西红柿、小白菜、芹菜、香菜这种不易储存的菜,必须一大早来进货,才能保证新鲜。”农产品交易中心经营户张雪朋说。

今年,疫情之下的菜市没有以往那般热闹,但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阿克苏绿色、有机、无公害蔬菜依然“准点”上市,平价菜、放心菜送到各族群众的餐桌上。

“我们村的大棚蔬菜最少有15个品种,还有冬枣、脐橙等特色水果。大棚种植户有296户、1500人,种的菜主要以批发为主,今年的疫情把大家愁坏了,就怕地里的菜卖不出去。”良种尤喀克乔格塔勒村委会副主任李波告诉记者。

李波家有3亩大棚,种植豇豆1.5亩、芹菜1.5亩。作为村里的科技副职,他经常给其他菜农传经送宝,他家的大棚也成为全村的示范种植棚。在豇豆大棚里,记者看到虽然才刚摘完一茬,但藤蔓上成熟的豇豆已经迫不及待地“拦”在路上。

“豇豆的生长周期是6—11月,每个棚一年收入6—7万元。”李波介绍,在疫情防控期间,每天从村里运到市场上的菜有3—4吨。

从市场到小区

张雪朋的车上装着500公斤香葱、300公斤香菜和150公斤蒜苗。这些菜从地里拉回店里卖,每公斤只挣0.5—1元。

“2019年,我从原来的新城农产品批发市场到了新建的农产品交易中心,在那里有一间店铺、一个摊位。目前,政府给我们免掉了房租和摊位费,水电暖费用自己承担。”张雪朋说。

在农产品交易中心,拉运蔬菜、水果的小货车在院内有序通行。不同的是,有些车身上挂着“政府配送 平价蔬菜”的红色横幅。

肜强是其中一辆贴着红色横幅的小货车司机,当天,他要把一车平价蔬菜配送到阿克苏市英巴扎街道春华社区。他还有一个身份——地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

1月以来,平价蔬菜配送车从20辆增加到58辆,包括肜强在内的78名青年志愿者参与到果蔬配送的志愿服务工作中,从事司机、装卸工等工作。

阿克苏商贸物流产业园管委会主任许林彬告诉记者,该管委会成立了3个生活物资保障组,对全市10个街道片区进行区域划分,为300多个小区、建筑工地、酒店等提供果蔬保障供应服务,全天配送量在400吨左右,约50万各族群众从中受益。

“我们在农产品交易中心临时协调了一个7000平方米的周转库,像胡萝卜、白萝卜、土豆这类蔬菜,我们前一天从经营户手里采购回来放到周转库,根据各社区提供上来的订单,连夜过称、打包、装车。像芹菜、菠菜这类叶子菜,都得当天一大早去采买和分装。多少钱进的菜,多少钱出售,燃油费、人工费和损耗都是我们自己承担,保证送到老百姓手里的是新鲜的平价菜。”许林彬说。

从小区到餐桌

地区及阿克苏市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派驻干部在农产品交易中心成立了一个常驻工作组,负责采样、控价。

记者跟随肜强的配送车来到春华社区时,辖区几位经营者已经在停车场等待。社区党建办干事罗合曼·托乎提在认真地核对蔬菜订单,戴着红袖章的志愿者按照商户提供的订单上对应的蔬菜和公斤数卸货。

林福是一家水果店的经营者,他说:“政府配送车每天上午配送蔬菜,下午配送瓜果,我们进的果蔬售卖时每公斤挣0.5—1元。”

家住银河花园小区的约热古丽·依明收到了志愿者送来的胡萝卜、菠菜、辣椒等蔬菜,她说:“我每天拿到的蔬菜都很新鲜,价格也便宜,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心。”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