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23岁的清华才子曹禺创作了剧本《雷雨》。这部戏一炮而红,成为中国话剧史上最闪亮的明珠,没有之一。
《雷雨》在语文教育界也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是各版语文教科书的常客,如今也被收录在“举国一致”的全国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的高一第二学期。嗯,没错,上周我刚给学生教过。
它的影响力遍及整个华人世界,问世以来改编版本无数。要说哪一版最成功,怕是难以评说了,不过今天苏老师来给大家介绍的是最“与众不同”的5个版本。
看看里头有多少你熟悉的元素~
-1-
复旦版(1935)
既不是全球首演(在日本),也不是全国首演(在天津),这一版的《雷雨》与众不同在哪儿呢?
首先,它的演出场地不一般;
其次,它的演出方不一般;
第三,场地和剧团都存续到了85年后的今天。
1935年冬,在日本东京首演半年后,《雷雨》在号称“上海第一影戏院”的卡尔登大戏院上演,这是该剧在十里洋场的首次亮相。
卡尔登大戏院,这栋建筑今天还在,不过已经改名叫“长江剧场”,位于黄浦区黄河路35号。
至于“长江剧场”为啥在黄河路,而不是在长江路……还是问市长去吧。
它的设计者是出生在奥匈帝国的邬达克,20世纪上海滩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
邬达克代表作:外滩地标和平饭店
他的作品可以报出一长串:和平饭店、沐恩堂、大光明电影院、市三女中……
这一版的演出者,是20世纪中国大陆最重要的校园话剧社团——复旦剧社。
该社成立于1925年,至今依然是复旦大学最重要的艺术团体之一。
我在复旦剧社待了7年,这7年是我大学阶段最重要也最难忘的经历。
-2-
电影首版(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