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年,有外地朋友打电话来来问:你们宁夏的回族朋友过年吗?这个问题把我真给难住了——过,好像不是这么回事;不过,仿佛也有过的意思。
年,汉语常用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义是年成,五谷成熟,即《说文解字》:“年,谷熟也。”引申为一年的收成、年纪、年节、年代、每年的等义,又是时间单位,指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4太阳日的周期。
年在中国已经有4000年的历史,我们现在把它叫春节,叫中国年。春节的意思很明显,春天的节日,大家都应该高兴的,过一过,春天来了嘛。中国年的意思也很明显,是中国人的都得过一过,大家在一起图个高兴,当然得过。但是,中国太大了,有着很多不同的民族,也有很多不同的风俗,所以,过法多少有些差别。
古代,中国人过春节最早是这样的,春天来了,把人们集会在一起,让适龄男女谈情说爱,找对象,以求人口繁衍、社会发展。这个节不当然是只有汉族人过的,通过现有的资料来看,过去的匈奴人、突厥人等等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都过这个春天的节日的,大家都要在春天搞一次大集会,跳舞唱歌,把该布置的布置下去,好好展开一年的工作,让年有个好的开始。
根据古籍的记载,汉代过年时,朝廷不但要放假,皇帝还要给大臣们发红包,红包的数量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比我们现在的年终奖还要多。唐朝的年终奖虽然没有汉朝的多,但人们还是非常重视这个节日的。宋朝时,皇帝们会玩,除了发红包,整个正月也都是放假的,吃喝玩乐,让人真想永远过年。清朝,年在宫里氛围虽然淡了一些,但还是要过的,皇帝也要给大臣们象征性地送点东西,像荷包了什么的,里面装些碎银子,有点接近我们今天红包的意思了。
真正把年叫做春节的人是袁世凯,这个春节就是我们现行的春节。1913年,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并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此前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当年7月,当时北京(民国)政府任内务总长的朱启钤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因当时是“五族共和”,他认为端午等汉族节日列为全国节日不妥,并于次年(1914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成了“春节”。
袁世凯这个批法很有意思:五族共和了,春节就是大家的节,都放,至于端午,让其他民族跟着放假,似有让人家也跟着过节的意思,或多或少有些不尊重抑或容易引错觉,所以,放假的事情就免了。这个批法的用意十分明显,春节是“五族”也就是后来中华民族的共同的节日,大家都得过,没什么不对的。这就是说,不管是什么族,过或者不过,即使过法、风俗有差别,节是定的,假全放。
现行的春节就这样被延续了下来,但当时的情况是,回族虽然享受到了假期,但他们并不过这个节的,或者说是并不大张旗鼓地过这个节。有个事很能说明问题:过年了,宁夏王马鸿逵因为个人爱好秦腔,不但在银川城里让群众唱大戏,还让允许城里耍社火,大吵大闹的,一些回族妇女为图个热闹,纷纷跑到街上观看,坏了规矩。清真寺里的阿訇很不高兴,对王马鸿逵的这种个人行为提出严厉批评,马鸿逵不但不在乎,还把率先批评自己的那位阿訇打发回老家了。
这件事告诉了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年可以不过,但人们都和假期没仇、和欢乐没仇,而一些规矩也可以被欢乐改变的。
理论上来讲,回族是有自己类似于“年”节日的,开斋节、古尔邦节都是重要的节日,均以伊斯兰教历计算。每年教历九月为斋月,男满十二周岁、女满九周岁以上的回民,都要封斋。斋戒期满,逢开斋节,这一天从拂晓开始起来,洗大净、沐浴净身,换上新衣服,到清真寺会礼。“古尔邦”一般在开斋节后70天举行。节前家家打扫卫生,炸油香、馓子、花花等。节日当天拂晓,沐浴净身、燃香,换上整洁的衣服赴清真寺参加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宰牲典礼,所宰的肉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这和我们传统春节差不多。
答案在这里已经很清楚了,在宁夏,汉族人是不过开斋节、古尔邦节的,但在这两个节日里和回族同胞一样享受假期,而有些回族人可能也不过春节,但同样和汉族人一样享受假期。所以,大家在节日里互祝幸福、快乐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汉族朋友祝回族同胞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节日快乐,回族同胞也向汉族朋友拜年。然而,时代发展了,民族相互融合进步了,今天,生活在宁夏的我们欣喜地看到,如今的回族同胞在春节里其实也是非常讲究家人团圆,分享幸福快乐的,只是他们并不像我们汉族群众贴对联、放鞭炮等。
一句话:春节,其实就是大家团聚时刻,分享幸福的日子。过或者不过,它都在那儿。(文/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