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与秦孝公
二、商鞅
商鞅,卫国人,本名卫鞅,自幼喜欢刑名法术之学,还曾向尸子学习杂家思想,曾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任中庶子。后来入秦国,被秦孝公奉为左庶长,开始进行变法,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二十年使积贫积弱的秦国渐渐强大起来,能在和中原霸主的魏国战争中获得主导权,奠定了后来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统一天下的基础。
然而在商鞅的时代,法家同时有三派,“势”、“术”、“法”三派,商鞅在秦国进行了变法,重“法”,即纯粹以法律约束人民;
申不害
申不害在韩国进行了变法,他重‘术’,认为君主以权术为主,法律为辅就可以统治人民;
慎到
慎到重“势”,赵国人,结合了道家思想,把‘法’和‘势’相结合,把君主的权势看作行法的力量,但他又否认国家并非完全由君主决定,同时也承认‘法’也要因时而变。
以实际行动来看,商鞅变法无疑是最有效果影响最大的。而以理论来看,慎子(慎到)的思想是最合理的。
而之后的韩非子吸收了“法、势、术”三派,集其大成,被尊为“法圣”完全是有道理的。
李悝
三、李悝(kuī)
现在一般法家的发源可以追到春秋早期齐国改革家管仲和郑国相国子产,但是二人只是启其风,而非发扬者,如儒家追到周公为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