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文徵明 《绿荫长话图 》纸本墨笔
131×32cm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画有追求静净的传统,这方面的理论很丰富。清恽南田甚至以“静净”二字来论画。他说:
意贵乎远,不静不远也。
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
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
绝俗故远,天游故静。
什么叫做天游?天游,就是儒家所说的上下与天地同体,道家所说的浑然与造化为一。天游,不是俗游,俗游是*的游,目的的游,天游,是放下心来与万物一例看。
对此境界,南田曾有这样的描绘:目所见,耳所闻,都非吾有,身如槁木,迎风萧寥,傲睨万物,横绝古今。不知秦汉,无论魏晋了。
南田的画以静净为最高追求。上海博物馆藏有南田仿古山水册页十开,其中第十开南田题云:
籁静独鸣鹤,花林松新趣。
借问是何世,沧洲不可度。
毫端浩荡起云烟,遮断千峰万峰路。
此中鸿蒙犹未开,仙人不见金银台。
冷风古树心悠哉,苍茫群鸟出空来。
南田在画中感受不知斯世为何世的乐趣。
▲五代后梁·荆浩 匡庐图 绢本水墨画
185.8×106.8 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山水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谛听这永恒之音的。
五代北宋山水画的传统充满了荒天邃古之境,看看荆浩的《匡庐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使人感觉到,这样的山水“总非人间所有”,纷扰的尘寰远去,喧嚣的声音荡尽,这是一片静寂的、神秘的天地。
传说唐末五代的荆浩,隐居太行山之洪谷,于禅理尤有会心,当时邺都青莲寺大愚和尚向他求画,并附有一诗云:
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笔踪。
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
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
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
荆浩心领神会,作大幅水墨山水,并附诗一首:
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
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
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
禅房花一展,兼称空苦情。
荆浩画的就是静寂神秘的山水,峰峦迢递,气氛阴沉,寒树瘦,野云轻,突出深山古寺的幽岑冷寂气氛。荆浩所画的这幅图今不见,从其流传《匡庐图》中也可看出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