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数千年,巴布亚新几内亚和中国等地均有香蕉栽培记录。但目前全球广泛栽种的香蕉(如华蕉)为起源于东亚的人工栽培品种。因此,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野蕉资源,但目前种植的香蕉却是舶来品。
在漫长的传播途中,随着世界各地气候条件的不同和长期的人工选育,最初的两种野生芭蕉品种之间互相杂交、变异,形成了数个香蕉品种。这些不同的香蕉品种,在公元前8000年前都可以追溯到两个原始的野生芭蕉属品种: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a)及野蕉(Musa balbisiana)。小果香蕉味甜但多籽;野蕉软糯但酸涩——以至于这两个野生香蕉虽然早在汉代就有分布于我国云南等地的记载,却罕有人将其当作一种食物享用。
野生小果野蕉
野蕉
香蕉育种——染色体加倍加倍再加倍
人们很早就在农作物育种时发现一个不得了的现象:许多植物在遭受到不明环境物质刺激(如低温、射线和化学药剂等)时会发生染色体加倍现象,即细胞内原有的全部遗传物质(统称基因组)都多了一倍甚至两倍。对这些植物而言,由于控制生长、营养及糖分合成的基因多了一倍以上,植株的茎秆往往更加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更加巨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都显著增多。
一般将小果野蕉含有的基因组统称为A组染色体,而野蕉则称为B组染色体。目前主要的香蕉品种基因情况及形态特征。其中,国人食用的主要是华蕉和粉蕉品种,二者均为人工选育的香蕉品种,但在分类学上是两个物种。
目前,我们在市场上见过的香蕉(一般为华蕉,Musa cavendishii),和粉蕉(Musa ngu,又名小米蕉、西贡蕉)都是人们将小果野蕉及野蕉进行反复杂交导致染色体加倍后的三倍体香蕉。
上文中张某砍下的香蕉经图片辨认,明显为可食用的香蕉,根本不存在“野生一说”。因为三倍体属于高度不育品种,种植方式只能为扦插繁殖,每一株均为果农在母株上砍下的侧芽(现代农业多用组织培养法繁殖小苗),并扦插生根后辛勤栽种而成,从扦插到小苗长成可以结出香蕉长达一年以上,如此理直气壮地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难怪当地果农如此激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