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说一个人很普通或很伟大,那么一个普通的人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才能称为伟大呢?伟大的人在面对孤独和痛苦时,他们是如何表现的?伟大和普通之间如何界限?如果你也想知道答案,那么这本书或许会给我们一点启发。
这本书是一本名人传记,读人物传记,可以了解一个人在一些环境下的心路历程,精神蜕变。读传记是有启发性的,传记是生命的故事,可以作为我们生活的指引,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榜样的力量。
本书的作者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他也是一个榜样,他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史学家,社会活动家。我们现在看《迈克尔·杰克逊传》《乔布斯传》的时候 ,你要知道,罗曼·罗兰是写名人传记的鼻祖、创始人。他还于191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给他的评价是:“文学创作中高度的理想主义以及在描写各种不同典型时所表现出来的同情心和真实性。”诚然,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文字,清晰地看到这些名人的血肉与光辉。
这本名人传记合集,分别讲的是三个人的故事。这三个人分别来自于三个不同的领域,而且都是各自领域的天才、大牛,在全世界都极具盛名。他们是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家兼画家米开朗琪罗和小说家托尔斯泰。
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的意义,米开朗琪罗用血泪创造匠心杰作,托尔斯泰用小说播散爱的种子。他们是罗曼·罗兰眼中的“巨人”,他们都有着曲折的命运。不论身价几何,每个人都是苦难的。生活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搏斗,而且往往是无荣誉无幸福可言的,孤独中默默进行的一场可悲的搏斗。
好了,介绍完了这本书的基本情况,那么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罗曼·罗兰眼中的关于生命的烈火、关于“巨人”是怎么样子的?首先我们来讲一讲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
贝多芬
贝多芬在中国的名气非常大,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过莫扎特,但对于贝多芬肯定不会陌生,在学校的琴房里,在街道的小店里,你会经常听到《献给爱丽丝》《月光》《欢乐颂》等等贝多芬的曲子。
欢乐的曲调常常给人轻松自在的感觉,然而谱写出大量欢乐乐章的贝多芬却是一个不幸的人,他在青年时期就耳聋了,你能想象命运这种残酷的捉弄吗?这就好比没有视力的人却是个画家,没有味觉的人却是个厨师。罗曼·罗兰因此说上帝真是残忍,把最美的音乐赋予了贝多芬,却剥夺了他欣赏音乐的权利。贝多芬是可以教会我们如何生与死的人。
贝多芬平日的表情总是很冷峻、阴郁,像是“一种无法医治的忧伤”。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一所破屋的阁楼上,父亲是个既没有才华又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则是个女佣。像一切没有成功的父母一样,贝多芬的父亲把自己不能完成的音乐梦想强加在了贝多芬的身上。他的父亲用暴力的方式促使他学习音乐,有时候给他一把小提琴,就把他关在房间里。我们都知道。这种压迫式的教育模式,成功率是不高的。这是需要天赋和压迫配合的,如果一个人对小提琴没有天赋或兴趣,你就是让他天天抱着小提琴睡觉,他也不会在音乐上有很大的成就。
也许是老天爷照顾,贝多芬拥有这样的音乐天赋。他11岁进了剧院乐团;13岁当了管风琴手。17岁时,他的母亲去世了,他的父亲本来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无奈的贝多芬只能担负起对两个弟弟的教育重任,成了一家之主。17岁这个年龄,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仅仅是一名高中生的身份,然而贝多芬就不得不独自面对生活了。这让他那张冷峻的脸庞看上去更加忧伤了。
然而,命运并没有就此放过他,青年时期,贝多芬的听力开始严重下降,一开始他竭力躲着身边的人,免得自己的残疾被人发现。后来他再也无法隐瞒了,他在绝望中写信告诉了他的两个朋友。信中他说:听力是他自身的最高贵的部分,我能治好吗?但希望渺茫。我过着一种凄惨的生活,听天由命,多么凄惨的隐忍啊,然而,这却是我所剩下的唯一的路。
我们不能想象一个音乐人失去听力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是他的整个生命、整个世界瞬间失去了温度、失去了颜色。我们经常说声调,曲调是情绪的表达,那么失去听力,就等于失去了感情,而失去了感情就等于是失去了生命。
失去听力之后,他的生命照进来了一点微光,他遇到了一位姑娘,朱丽埃塔·居奇亚迪。这是贝多芬拥有的初次幸福时光。然而他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朱丽埃塔风*、自私,最后还嫁给了别人。这种希望、失望与绝望的情绪摧残着贝多芬的心灵,他万念俱灰,几乎想要去结束自己的生命。
也许是被命运捉弄的多了,有了天然的抵抗力,贝多芬并没有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而在这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伟大作品,比如《月光曲》《奏鸣曲》等等,在这些作品中我们感觉到,他的意志跟苦难的斗争中,意志占了上风。一种无法抗御的能力完成了他伟大的心灵。贝多芬渴望幸福,他对美好充满着希望。是这种希望化解了他内心的悲痛,在这种渴望的力量让他继续与命运抗争着。
为求取面包而创作,对于一个高傲的艺术家来说,是苦不堪言的。1814年以后,尽管在音乐上他成就非凡,然而他的作品没有给他带来任何收入,他被金钱的烦恼弄得精疲力竭,孤立无援。这又是一段灰暗的岁月。他的一生中,这种灰暗的岁月太多了。好比得了绝症的人,小磕小碰不会放在心上一样,这种贫穷的困难对于贝多芬一生的苦难来说就是小磕小碰。
贝多芬始终是个战胜者,人类平庸的战胜者,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苦难的战胜者。在一切苦难都侵袭他的时候,他找寻到了他终生的目标,他在痛苦中领悟了欢乐,抓住了欢乐。贝多芬的作品一直在表达着他的力量和使命,传递欢乐与希望。
1827年,一个用苦痛换来欢乐的人,在一场暴风雨中合上了眼睛。贝多芬的一生可以说是“力量”的代名词,他与一切命运的不公抗争;他是孤独的力量,没有听力对于一个音乐家是终极的孤独,他接受了这份孤独的力量;他同时又是追求欢乐的力量,这是他的命运,精神、思想凝结出来的使命,这些力量铸造了这个巨人,铸造了这个巨人的伟大。
米开朗琪罗
说完了贝多芬,我们接下来看一下另外一位艺术家。他有着雕塑家、绘画家、建筑师和诗人的身份,他是文艺复兴后三杰之一,没错,他就是米开朗琪罗。名作《大卫》《摩西》《创世纪》的作者,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足以可见后人对他的尊敬。
米开朗琪罗1475年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很小的时候就想当一个艺术家,他的父亲和叔叔伯伯都极力反对,作为贵族的他们觉得丢不起这个人,家族如果出现一个搞艺术的那将会是一种极大的耻辱。因此,米开朗琪罗自幼便懂得人生的凶险,并尝到精神上的孤独。心理学喜欢把一个成年人后来的行为习惯,追溯到他的童年时期。米开朗琪罗成年以后的忧郁和自闭,可能也与童年这段经历有关。
米开朗琪罗有着很重的家族情结,而且具有所有的阶级偏见。他对自己的血统与种族很自豪。他的性格把这种优越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持才傲物,目空一切。他是一个独裁者,有强烈的控制欲,他瞧不上其他的画家,他甚至因为不喜欢别人的创作,而去损毁他人已经完成的部分。是一个不懂得与人相处的人,这样的人注定是没有朋友的,是孤独的。
米开朗琪罗非常勤劳,他的体内住着一个征服者,他一直在持续不断的疯狂中创作,他浑身充满着过度的力量所造成的痛苦迫使他创作,不间断地创作,一刻也不能休息。这样高负荷的工作导致他成为了一个怪人。他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
米开朗琪罗非常富有,但他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穷人。他被自己的工作订单拴的牢牢的,像一头拉磨的驴,谁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如此劳累地生活着。他仿佛是上帝安在人间的一个零件,在默默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
这种不间断的劳动,这种从来得不到休息的高度疲劳,使他那生性多疑的精神毫无防备地陷入种种迷茫狂乱之中。他怀疑身边的一切,他怀疑他的朋友,父母,兄弟,继子,他怀疑他们迫不及待地盼着他早点死,一切都令他焦虑不安。唯有工作,才能让他短暂地免除焦虑,然而越疲劳越焦虑,越焦虑越工作,这种死循环是对他一生勤劳状态最好的诠释。
由于常年的精神焦虑、身体病痛,他渐渐对痛苦有了一种兴味,他开始喜欢上了痛苦。不得不提出来,米开朗琪罗就是一个苦行僧。对于他来说,一切都是痛苦的由头,包括爱,包括善。他注定孤单一人,人们钦佩他,但又都害怕他,他恨别人,也被人恨。
他的性格里过于谨小慎微,显得懦弱。这个使大家、甚至教皇们都害怕的人,却害怕着所有的人。他是一个忧郁症患者,也是一个自闭症患者。他的一生,他都强迫自己去做那巨大的工作,没有得到一天的歇息,没有享受一天真正的生活。
前面我们说的贝多芬,他是因为人们的过错,命运的过错而忧伤的,贝多芬本人生性活泼开朗,他渴望欢乐和幸福。米开朗琪罗则完全不一样,他是心中存在忧伤,他让人不敢接近,他把自己关在了自己的一个世界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在他自己的世界里,他也无法学会与自己相处,他无法主宰自己,而且自己否定自己,自己与自己斗争,自己摧残自己。他的天才与一个背叛他的心灵结合在了一起。这个背叛的心灵阻止他去完成他的任何伟大计划。罗曼·罗兰说他缺乏意志力和性格脆弱是他不幸的关键,能够解释他一生的全部悲剧的东西。
1564年米开朗琪罗久盼的死亡终于来临。米开朗琪罗为创作而生,他没有朋友,他终身未娶,他的一生只有工作,没有生活。或者,我们换一个说法,他也只会工作,不会生活。他是一个对艺术极端苛求、对自己的生活毫无要求的艺术家,他把他整个的、全部的生命,毫无保留地投注在创作上,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或许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了什么。
托尔斯泰
好了,我们收拾一下心情,来看一看本书中最后一位名人,大文豪,大思想家——托尔斯泰。他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世界名著的作者。
张爱玲曾评价他的小说《战争与和平》时说,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至今我们读它,仍然一寸寸都是活的。
托尔斯泰就是这样一位鲜活的人。罗曼·罗兰说他在高等师范学校时,同学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思想,相互之间意见不同,争吵不休,但对于托尔斯泰大家的意见出奇的一致,都认为他不仅的一位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且还是一位朋友。
1828年,托尔斯泰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不到两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9岁时又失去了父亲。可以说非常不幸,他是被姑妈带大的。智者都是早熟的,他在5岁时第一次感受到“人生并非一种享受,而是一种沉重的劳作。”
他从小学习成绩平平,大家都断言他什么也干不成,而他自己却志向很大。他在一次病中,写了一本《人生规则》,他在书中给自己下了一个“小目标”——要研究一切,深化一切:法律、医学、语言、农业、历史、地理、数学,在音乐和绘画中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追求完美和无私。
托尔斯泰长相并不好看,因为这样,他更想要做一个体面的人。他拥有自嘲精神,也有自省精神。他在他的《日记》中说:“我是完全堕落了。”而且他记下了自己错误的根由:诸如,犹豫不决、自欺欺人、操之过急、知耻而不改、脾气坏、惶惑、不动脑子等等。
托尔斯泰不光是一个文学创作者,他心中还有一个乌托邦世界的理想,他为此付出了比文学创作还大的热情。他上过战场打过战,与死神面对面过。他也参加政治社会活动,保护民众权益。他在一次人口普查工作时,看到了人民的贫困状况,他痛苦不已,挥动着拳头,说“人不能这么生活,这种情况不允许存在!”他焦虑不安地思考着如何拯救这些苦难人的灵魂。他要向文明的种种谎言和罪恶开战,他要补充精神健康的信条,他要进行精神革命。他以身作则,放弃了他最喜爱的嗜好:狩猎。他守小斋,以锻炼意志。宛如一个运动员为拼搏取胜而给自己强加一种残酷的训练计划。
他同情下层民众的生活,对自己的地位和财富羞愧难安。他的一生都致力于给那些不幸的和幻想破灭的人提供一种鼓励。他办过学校、他在他的庄园试行相关的解放农民方案,但均以失败告终。
托尔斯泰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他本能地审视着一切,对人类理性的潜在藐视,使得他到处去探究自己或他人的谎言。他无法原谅文人圈的那些艺术家的口是心非,一面过着堕落的生活,一面又在宣扬所谓的道德。
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博爱和自我修身。他常常审视自己,是不是按照自己所宣扬的原则生活。他想做个真诚的好人,一个上帝的好仆人。他被自己的内疚折磨着。被自己的脆弱和优柔寡断折磨着,被对家人的爱和对上帝的爱牵扯着。
在弥留之际,他离家出走,在一个修道院里一病不起,于1910年去世。
列宁评价他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天才艺术家。这个清醒不止是他的文学成就,还有他的精神、他的信仰。他对世界的影响力,尤其是对亚洲的影响力非常巨大。托尔斯泰19岁时在一家医院治病,临床是一个喇嘛僧,这个僧人的面部被强盗伤得很重,托尔斯泰从他那里,第一次获得了不抵抗主义的启示。这一启示在他的心里扎根,并在以后的日子里长成了撑天大树。62年后,年轻的印度人甘地,从耄耋暮年的托尔斯泰手中,接过了这老信徒用他的爱情与痛苦孕育的圣洁火炬,从此照亮了苦难的印度,映红了世界。
贝多芬的力量,让世界为之动容。米开朗琪罗的专注,让世界惊叹;托尔斯泰的大爱,温暖了整个世界。人之所以伟大,或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强大;或是因为他们有清醒的认识;或是他们有为他人而活的使命。面对痛苦孤独时,名人和普通人的人没有区别,他们伟大的是如何从苦难中自我脱身、自我救赎。从困顿中找寻价值。遇到痛苦时,直面它,接受它,利用它,战胜它,驾驭它。你是生命的主人,而不是它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