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武则天14岁才会说话吗,历史上武则天有功还是有罪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2 04:18:30

光阴荏苒,一晃武则天已经长成十四岁的美少女,她的美到底属于哪一类型呢?根据史*载,武则天生得“方额广颐”,宽阔的额头,丰满的下巴。按照我们今天的看法,宽额头意味着智慧,丰满的下巴则意味着坚毅的性格,符合一般人对武则天的判断。不过在唐朝,方额广颐本来就是美人的标准之一,所以在当时的人看来,小小的武则天已经出落成一个美人坯子了。

一、见天子庸知非福自古以来美丽就是女人改变命运的重要资本。杨夫人看着女儿丰丽的小脸,也不禁开始动起重振家声的念头。她一有这个念头,整个杨氏家族就开始行动了。当时,杨氏一族至少有两三个女子都正当着太宗的妃嫔,这些人就开始在宫里宣传起武则天的美貌来。一来二去,当然就传到了唐太宗的耳朵里。唐太宗当时正是后宫寂寞,决定征召她进宫当才人。那正是:武家有女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

这“才人”是个什么称号呢?古代普通男子有妻有妾,皇宫里呢,当然也有高下贵贱之分。皇帝的嫡妻,也就是大老婆,叫皇后。在皇后之下,皇帝的小老婆们也就是妃嫔,也是分等级的,并且每个等级都有固定的员额。第一等叫妃,有四人,为一品;妃之下是二品的嫔,共九人;嫔之下,第三等是婕妤,九人;婕妤之下是四品的美人,也是九人;再往下就是第五品的才人,还有九个人。

进宫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很难说清楚。一方面,十四岁的小姑娘,进宫就封为五品才人,确实是很荣耀的事情。另一方面,“后宫佳丽三千人”,皇帝身边的女人很多,可是真正能够得宠的人却寥寥无几,所谓“三千宠爱在一身”,中奖率很低啊。大部分妃嫔都是寂寥一生,出头没什么指望,所以一般的父母都不舍得让女儿去冒险。杨夫人虽有心让女儿改变命运,但事到临头还是难以割舍,听到这个消息后,日夜啼哭。但是武则天不这么想,她觉得家里的生活前景很暗淡,如果进了宫,也许会有新的机会。大概是她父亲武士彟喜欢冒险的基因遗传给了她吧,她愿意去冒险。

临上车进宫的时候,武则天对母亲回眸一笑,说:“见天子焉知非福?”您怎么知道见皇帝不是一件好事呢?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十四岁的小姑娘,已经表现出不一般的见识和胆量。

就这样,贞观十一年(637年),武则天带着改变命运的梦想,正式进入了宏伟壮丽的大唐宫殿。刚进宫的时候,唐太宗确实喜欢过她,还给她起了个名字叫“武媚娘”,因为这个小姑娘长得是娇媚动人啊。这个名字初听起来也许会觉得不错,可是不能太认真,为什么呢?《武媚娘》其实是从隋朝开始就流行的一首歌曲的名字,犹如若干年前流行过的歌曲《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如果给女朋友起个名字叫“小芳”,在那个时代就会让人觉得有失庄重。透过这个名字,我们也可以看出,武则天在唐太宗心目中,就是可以随玩随丢的一个小玩意儿。喜欢了一段时间以后,军国大事一忙,太宗就把她丢到脑后去了。武则天可是带着梦想进宫的,她怎么能够容忍皇帝把自己忘了呢?她要寻找机会,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

二、狮子骢事件

怎样才能够表现自己呢?有一个故事流传很广,是武则天晚年亲口说出来的,我们姑且把它叫作狮子骢事件。狮子骢是一匹马的名字,由于鬈毛像狮子似的,所以叫作狮子骢。这匹马长得高大威猛,神骏异常,但是性子暴烈,没有人能驯得了它。唐太宗是个爱马之人,为此很是着急。有一天,他带着一群妃嫔到马厩来看这匹马。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要觉得奇怪了,妃嫔不好好待在后宫看花鸟鱼虫,出来看马做什么呢?这就涉及唐朝的社会背景了。唐朝的统治者有北方胡人的血统,受此前北方民族的影响,对妇女的束缚比较少。妇女不缠足,经常参加户外活动,比如踏青啊,打猎啊,打马球啊。特别是宫廷妇女,常常需要陪伴皇帝一起狩猎,对马并不陌生。唐代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就表现了宫廷妇女骑马游春的场景,好多出土的唐代陶俑都有女子骑马的形象。

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天,风和日丽,唐太宗在一群妃嫔的拥簇之下来看马了。这之中就有武则天,她进宫许久,还没引起皇帝的格外关注呢。太宗围着狮子骢转了一圈,不由得叹息:这真是一匹好马呀,可惜就是没人驯得了。其他的妃嫔都默不作声,一片寂静。突然,武才人挺身而出,说:陛下,我能制服它!唐太宗吃了一惊。

武则天款款地说道:不过,我需要三样东西。第一,铁鞭;第二,铁锤;第三,匕首。唐太宗说:这可不是驯马的东西啊,你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啊?武则天笑道:陛下,这马如此暴烈,必须用特殊手段。我先用铁鞭抽它,如果它不服,我就用铁锤锤它脑袋,如果它还不服,我就一匕首捅了它。哎呀!唐太宗听了心里直发凉:面前这个娇弱如花的小姑娘,怎么说起话来这么狠呢!一时半会儿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过了好一会儿,太宗终于讷讷地说了一句:你真了不起。说完之后呢?这事儿就没了下文,既没有封官,也没有赏赐。可见,武则天在太宗面前的第一次表现以失败而告终。

三、非凡的预言

可是,还有更糟糕的事情在等着武则天呢。唐太宗晚年的时候,宫外忽然开始流传“女主武王”的预言,说唐三代之后,当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本来是一个民间的流言,后来就传到宫廷里了,李世民听了这个话很难受。他秘密地把一位叫李淳风的太史令召到宫里,问他有没有这回事。唐代的太史令管天文历法,相当于现在的占星术大师。李淳风说,臣夜观天象,发现有太白经天,这意味着有女主要兴起。又说,我经过一番推算,发现这个女人已经在陛下的宫里,是陛下的眷属。不出三十年,她就要取代陛下,代掌陛下的大好河山,而且还要诛*李唐皇室的子孙。

李世民听了非常紧张啊,说,那怎么办呢?既然预言和天象都一致了,就这样吧,宁可错*三千,不可使一人漏网。我要在宫里头清理清理,凡是姓武的、跟武沾边的我们都*了算了。李淳风说,这可不大好啊,有一句话叫王者不死。上天既然派这么一个人下来,就会保护她,您恐怕轻易*她不得,而且会殃及众多无辜,上天会怪罪的。退一步说,就算您把她*了,上天的意思如果没有改变的话,还会再派一个人来。这个人我刚刚说是陛下的眷属,已经在陛下的宫里了,现在是个成年人了,三十年之后就是老年人了。老年人心地比较仁慈,可能对陛下的子孙会留有余地。如果您现在把她*了,上天又生出一个新的人来,那这个人三十年之后可是年轻人啊,年轻人心狠,*起陛下的子孙恐怕就毫不留情了,所以您还是别*了吧。这是一个说法。

《太平广记》还记载了一个更离奇的说法,说唐太宗在李淳风观星象之后,曾经让他到宫里指认一下这传言中的武王。李淳风说,陛下后宫的女人太多了,臣怕老眼昏花看不准。唐太宗说,这还不容易吗?马上就把宫人一百人编成一队,先让李淳风看这个人在哪一队中。李淳风就指了一队。太宗说,这目标也太多啦,再细化一下!于是,又把这一百人分成两组,各五十人,李淳风又指出了一组。武则天就在这一组里。唐太宗觉得五十人还是太多了,让李淳风再明确一些,李淳风却说天机不可泄露,让唐太宗自己猜。唐太宗说这怎么猜呀!再说,也用不着那么费事,干脆,把这五十人都*掉算了。可是李淳风说这样违反天意,恐怕后果更加严重。最后唐太宗没有动手,但是他由此存了一分*心。

他这一存*心不要紧,有个人就当了替死鬼。谁呢?此人姓李名君羡,是玄武门的一员守将。玄武门是唐代长安城的正北门,扼守皇帝居住的大内,位置相当重要。唐太宗当年就是在玄武门设下伏兵,*死了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再用武力逼迫父皇李渊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这个事情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所以玄武门历来为人所重,它的守将都非常骁勇。

李君羡的岗位在玄武门,他的职位则是左武卫将军,这是唐代府兵制十六卫中左武卫的一员大将。有官有职,李君羡还有爵位,他的爵位是武连郡公。而他本人又是洺州武安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武安市人。玄武门守将、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武安人,已经四个“武”字了。这还不算,真正要他命的是他自己说的一句话。

有一天,唐太宗很高兴,在宫内宴请武将开派对。酒酣耳热之际,太宗想活跃一下气氛,说,我们别这么闷头坐着,说说笑话,各自报上自己的小名,博大家一笑嘛。武将纷纷响应,报上小名,说得是千奇百怪。比如有一个武将站起来说,自己小名和尚。还有一个武将说自己小名秃子。大家哈哈大笑。到了李君羡这儿,他说:“臣小名五娘子。”这下人群中爆发出哄堂大笑。一个牛高马大、胡子拉碴的将军,小名竟叫五娘子,这可是个小女人的名字啊,太不协调了。

大家都笑,可是有一个人却怎么也笑不起来。这人是谁呢?唐太宗啊。他心里打了一个激灵,突然想起了“女主武王”的预言。玄武门守将、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武安人、五娘子,而且还是武将!他觉得这个人可能要谋反。所以没过多久,他就找了一个借口,把李君羡给*了。这下,唐太宗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事儿就算完了,没有再追究下去,武则天因此躲过了一劫。

这事儿是真是假呢?我个人认为,这恐怕是武则天当皇帝前后造神运动的一个产物。她要宣传自己:我就是受命于天,王者不死。即便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我的名字都呼之欲出了,还有人出来为我做替死鬼。为了坐实这件事,武则天当了皇帝以后,还煞有介事地替李君羡平反。经过这么一番努力,神话终于流传开来,百姓也相信了武则天天生就是皇帝,这时候,武则天的目的也就达到了。那么,我们今天回顾历史,抛开这些神话不说,武则天在唐太宗一朝,处境究竟是怎样的呢?一言以蔽之:她在太宗一朝郁郁不得志。从贞观十一年(637年)进宫当才人,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漫漫十二年过去了,武则天已经由十四岁的青涩少女长成了二十六岁的成熟少妇,她的职位还是才人,没有得到任何升迁。

四、太宗不爱武则天

既然武则天是个英雄,怎么就让这十二年光阴稀里糊涂地荒废过去了?我想,要分析武则天为什么没有得到唐太宗的欢心,先得分析一下唐太宗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女人。

唐太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呢?有一个女人是唐太宗终生爱慕的,她就是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唐太宗一生最敬重的女人。她从小知书达理,十三岁时嫁给了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常常想和她探讨国家大事,但是,长孙皇后总是避而不答,她说:“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预闻政事?”意思是母鸡打鸣那是家门不幸啊,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可以干涉国家大事?因此,无论唐太宗怎么问,她都三缄其口。那么,长孙皇后是不是一个只关心柴米油盐,对政治一无所知、不感兴趣的人呢?当然不是。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第一,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是个少年英雄,在他当秦王的时候,和父亲李渊一起东征西讨,建立了赫赫战功。李渊集团最大的几个对手窦建德、王世充等,都是李世民拿下的。功劳大了,他的野心也就膨胀了,不甘心只当秦王,他想当皇太子,进而当皇帝。在野心的驱使下,李世民和他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以及父亲唐高祖李渊的矛盾与日俱增。在这种宫廷危机的紧张氛围中,长孙氏怎么办呢?她谨小慎微,非常卖力地孝敬李渊,讨得他老人家的欢心,同时委曲求全地拉拢李渊身边的妃嫔,和她们搞好人际关系。这有什么用呢?其实这等于在李渊身边安*许多眼线。这样一来,李渊和其他儿子的一举一动,都尽收于李世民的眼底。兵法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长孙氏在李世民获取敌方情报方面立了大功。

第二,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李世民与父亲、兄弟的矛盾已经白热化,要兵戎相见。李世民亲自上阵,长孙氏则在秦王府鼓舞将士,勉励他们奋勇*敌。在夫妻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玄武门之变一举成功,李世民登上了皇帝宝座,长孙氏也因此成为皇后。

第三,李世民做了皇帝后,励精图治。他唯恐自己做得不好,常常虚怀若谷地跟大臣们说:“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们一定要提出来,要直言己见。”臣子中魏徵做得最好。魏徵是个有名的谏臣,给李世民提意见是他的职责,而且他说话直截了当,经常让太宗下不来台。有一天在殿廷上,他终于把唐太宗惹恼了。唐太宗回到后宫后怒气难平,越想越气,觉得自己颜面尽失,自言自语道:“会须*此田舍翁!”就是说,我一定要把这个乡巴佬给收拾掉!长孙皇后听到这句话之后,不言不语,娉娉婷婷转身进屋,不一会儿穿着厚重的朝服走出来,对着唐太宗行跪拜之礼。

朝服那可是皇后在重大场合穿的大礼服啊。唐太宗吓了一跳,忙问:“皇后为什么要对我行此大礼呢?”长孙皇后说:“妾闻君明则臣直。”如今魏徵敢于直言进谏,说明您是个非常英明的皇帝啊,所以我特意向您表示祝贺!唐太宗听了龙颜大悦,同时也明白了皇后的用心:皇后这是在劝谏自己,做皇帝要有气度,胸怀要像大海一样,容纳百川,哪能为了一点小事就要*人呢!

第四,长孙皇后是一个很贤德的人,但是由于太操心,身体又不好,三十六岁就撒手人寰了。她病入膏肓的时候,无论皇帝还是太子都十分着急。病笃乱投医,太子承乾出主意说:“医药备尽,尊体不瘳,请奏赦囚徒,并度人入道,冀蒙福助。”想要赦免犯人,再多度一些僧人,为她祈福延寿。

可是长孙皇后说:“死生有命,非人力所加。若修福可延,吾素非为恶。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表示坚决反对。弥留之际,她对唐太宗说:您千万不要重用外戚,现在我娘家人都已经当官了,可是您千万不要让他们当位高权重的大官,“慎勿处之权要”。为什么呢?因为自古外戚干政没有好结果,您要真对我好,真对我娘家好,就别给他们干政的机会。她还说,我死之后,千万不要厚葬。我活着的时候,作为一个女人,无益于天下;死了,怎么能让国家浪费资财在我的葬礼上呢?真是一个简朴而又识大体的皇后典范。

通过这样一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长孙皇后并不是真的对政治漠不关心。其实她对政治深谙其道,所作所为极其到位,但又有分寸。所以当她闭上双眼时,唐太宗悲痛欲绝,说:“我在内宫失去了一个好帮手!”从此再也没有立过皇后。太宗还特地在宫内建造了一座塔,登塔瞭望,可以看到皇后所葬之地昭陵,用这种方式寄托他的哀思。

可能有人会说:长孙皇后和唐太宗是结发夫妻,本来就感情深厚,和武则天没有可比性,而且孤例不为证。只看一个长孙皇后远不能说明唐太宗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女人,而且也看不出武则天有什么欠缺。

那我们就再举一个女人的例子。这个女人和武则天就有可比性了。她也曾深得唐太宗的喜欢。她姓徐名惠,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徐惠从小号称神童,五个月会说话,四岁熟读《毛诗》《论语》,八岁就能写出洋洋洒洒的文章。就在武则天进宫前后,徐惠也被征召入宫封为才人。这个经历不是跟武则天很相像吗?而且起点也一样,都是才人。徐才人进宫之后,知书达理,而且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她看到唐太宗在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国家蒸蒸日上后,有点志得意满了。她觉得此风不可长,就给太宗上书,说:“伏愿抑志裁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意在劝谏唐太宗戒骄戒躁,保持革命本色。革命的路还很漫长,打江山难,守住江山更难,希望皇帝能善始善终。

难,守住江山更难,希望皇帝能善始善终。唐太宗在她身上一下子看到了长孙皇后的影子,非常欣赏。没过多久,徐才人就升为徐婕妤,从五品升到三品了。徐婕妤继续关心国家大事,很快又变成充容了。充容是九嫔之中的一个名号。嫔是二品,所以徐惠又从三品上升至二品。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徐充容非常哀伤,她说先帝有厚恩于她,她发誓要追随他于地下。于是她有病也不肯吃药,很快就殉情而死了,死后被追赠为徐贤妃。从徐才人到徐婕妤,到徐充容,再到徐贤妃,徐惠从五品一直升到一品。反观当时的武则天呢?她是从武才人,到武才人,最后还是武才人。很明显,徐惠的性格和为人也比武则天更讨唐太宗喜欢。

综合徐贤妃和长孙皇后这两个人,我们可以看出唐太宗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女人了。我归纳了三项素质:第一项,要摆正位置,恪守妇道。

一定要明白自己的身份,有事可以干在前头,但不能争功,表现欲不能太强,要甘心做幕后英雄。

第二项,要胸怀天下,善谋大事。皇帝治理天下,风雨一肩挑,需要有人帮助他出主意,想办法,解决问题。所以当后妃一定要有眼光,有胸怀,还要有处理政治事件的能力。

第三项,要温柔敦厚,外柔内刚。做事一定要掌握分寸,要给皇帝留面子。就像长孙皇后那样,要学会曲谏。再看武则天,她符合哪个条件呢?都不符合。先说第一项,摆正位置,恪守妇道。她不信。从狮子骢事件就可以看出,她爱做出头鸟,别人都不吭声,她跳出来,“妾能治之”,把皇帝和其他人放哪儿去了?这就没有摆正位置。

再说第二项,胸怀天下,善谋大事。武则天日后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政治家,但是在这个时候她还是个稚嫩的小姑娘,没有表现出这个特点。她也曾尝试过驯马,并且苦练书法。她发现唐太宗喜欢王羲之的书法,就整天临摹王羲之的字,想把这个作为突破口,当皇帝在这方面的一个红颜知己。后来她还真成一代书法大家了。但是无论驯马还是写字,对于皇帝来说,都只是业余爱好,不是正事。皇帝最爱什么呢?最爱江山。他需要一个能帮他坐稳江山的女人,而不是一个能陪他吃喝玩乐的人。所以,武则天的切入点选错了。再看第三项,温柔敦厚,外柔内刚。武则天更做不到了。武则天是一个动不动就拔刀子的人,是个古装版的野蛮女友。

这三项武则天都不符合,她的性格注定了她在唐太宗的宫廷里得不到机会。既然已经得不到什么机会,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也许就认命了。可是武则天不是一般人啊,她永远不会向命运低头,当她发现在唐太宗这里得不到机会的时候,她把目光转向了一个新的目标。谁呢?此人姓李名治,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就是以后的大唐高宗。古人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之间是相互转化的,武则天的刚硬、勇敢、爱出风头,不能吸引唐太宗,但恰恰能够吸引唐太宗软弱的儿子。就是这个年轻的太子,后来给了武则天机会,让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她命运的改变,也就此改写了中国的历史,为之增添了千古评说的绚丽一页。

那么,武则天是如何与唐高宗建立联系的?她又是如何打动这位年轻的太子的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