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叶面条,配料简单,只需要水、面粉、红薯叶、油、盐即可,是成本极低的一顿正餐做法。
有时候杨小猛中午放学回家,李相霞正在和面准备擀面条,就会对杨小猛说:娃儿,你去后头掐一把红薯叶,今儿晌午吃红薯叶面条。
“后头”指的是是向岗村北边的三十亩地,在这里有李相霞的一亩多地。
因为距离村子比较近,所以种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就当是自留地了。一般情况下地头会种一些供应自家自用的白菜油菜番茄黄瓜等蔬菜瓜果,其它地方会种小麦或者红薯花生。
其中红薯是年年都会种的,所以杨小猛每年夏天都会吃到很多顿红薯叶面条。
那时一家四口吃一顿中午饭,所需的主要材料就是差不多一斤面粉和一把红薯叶。
面缸里面有一个葫芦瓢,舀上两瓢差不多就是一斤面粉。
面粉加水和好揉匀,大约有一斤半多些的样子。
李相霞拿擀面杖擀成大面片儿,边擀边加干面粉以防止多层面皮黏连。
擀好后让面皮呈S形叠摞七八层,拿刀切成面条。
自己手擀时面条可宽可细,根据下锅时间要求或视心情而定。
切好的面条码放在案板上,松散的堆成一堆,撒上一些干面粉再扒拉几下,这样粘上面粉的面条下锅后汤汁粘稠非常好喝。
有时候,李相霞杨文晖还会别出心裁的在切好的面条上面撒上一些玉米面包谷糁,这样煮好的面条风味更佳,兼具了小麦玉米的香甜口感。
印象中李相霞杨文晖似乎还在面条上面撒过红薯面绿豆面桃黍面,都是很有创意的做法,只是次数较少罢了。
去红薯地里采摘的红薯叶其实是红薯尖,一掐就是一大根,连叶带茎,鲜嫩有料。
尤其是夏日炎炎红薯生长迅速之时,采摘下绿油油肥嘟嘟的红薯尖,既提供了美食所需的美味菜肴又起到了掐尖抑制徒长的效果。
李相霞擀面条的时候,杨小猛会拿清水淘洗一下红薯尖,顺便清洗一下手上沾染的红薯茎断口分泌的粘稠汁液。
李相霞往柴灶地锅里面加上八九碗水,杨小猛就开始打下手填柴烧锅。
水烧开后下菜叶,李相霞把焯了水的菜叶捞出来后再下面条。
等待水再次沸腾的同时,李相霞把捞到盆里碗里的菜叶加猪油加食盐搅拌均匀,然后把盆碗搁置在锅台上。
面条锅滚了几滚,面条基本上就熟了,杨小猛就停止了烧火。
李相霞把盆碗里面的菜叶及汤汁下到锅里,搅上几搅,让菜叶在锅里和面条均匀分布。
再滴上几滴调味的小磨芝麻香油,锅里就会漂起一层明显的油花。
红薯叶面条很清淡,说里面有油,其实也就是拌菜的一点儿猪油和出锅前滴上的几滴香油。
这种汤面条饭,盛到碗里后闻起来香香的,但是吃起来寡淡的很。
说寡淡,是当你尝尽了人间美食之后,再来回顾往昔粗茶淡饭时的心理评价。
但是当时的杨小猛并不觉得寡淡,事实上恰恰相反,感觉非常的美味。
杨小猛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每天中午都要吃掉三碗这样的汤面条。
听起来好像很多,其实绝大部分都是面汤,真正的面条并没有多少。
杨小猛在向岗村里生活的岁月里,绝大多数午餐都是这样的做法,不同的可能是里面的拌菜。
除了红薯叶之外,野苋菜、灰灰菜、马齿苋、芝麻叶、荆芥叶、南瓜尖、豌豆尖,这些来自田间地头荒野的蔬菜,都是杨小猛记忆中搭配汤面条下锅吃的较多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