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的自渡是什么意思,佛家的渡指的是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2 17:09:50

为了有效的传递基因,人类需要完成进食、繁衍后代这些最基础的目标,同时还要战胜对手、令同伴钦佩,这样能更好的传递基因,这就是优胜劣汰的由来;那怎样才能让人类积极的去实现这些目标呢?最合理的做法就是把以下的三个原则编码进我们的基因中。

1.实现这些目标能够带来快感,既然吃饭、恋爱、战胜对手等这些事情能带来快感,那么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肯定乐意去做。

2.快感不应该长时间持续。毕竟,如果可以一劳永逸,我们只吃一次饭,只恋爱一小会,只战胜一次对手,就可以长时间的获取快感,我们很可能就会懈怠,最终或饿死,或懒得恋爱,或被对手干掉,如此也不可能繁衍后代,遗传基因。

3.人类大脑应该更多地关注1,也就是快感会伴随着目标的实现到来,而忽略2,快感会迅速消退。毕竟,如果你更关注1,就会纯粹由衷地追求食物、恋爱和社会地位等,甚至疲于奔命;反之,如果你更关注2,知道快感稍纵即逝,那你做那些事情的动力将大大的降低。

将上述三个原则结合起来,就可以解释佛学上的众生皆苦了,因为苦在佛学中被看做是不满足,而人类的天性就是不满足,这不是劣根性,而是被编码在基因中的设定。

毕竟,自然选择并不“想要”我们快乐,它只是“想要”我们多产,能最大限度的传播基因。稍纵即逝的快感带来的不满足,驱使着我们表面不停的追求快感,暗地里却为传递基因服务,这样就陷入到了一个,我们永远在追求,永远无法满足的恶性循环中,心理学家把这称为“享乐跑步机”。

试想你正置身一架跑步机上,你想要的东西就在你的眼前,跑步机的前方,你认为自己跑几步就能够到它,但这种想法永远不会实现,除非你意识到自己正处于跑步机之上。

对此,已经有科学实验证明了这个机制。

有人用猴子做实验,在笼子里挂一盏灯,只要灯一亮,实验者就会给猴子提供几滴果汁,而猴子是很喜欢果汁的。

接着,科学家密切观察猴子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的情况。当分泌多巴胺时,就说明猴子正处于快乐中。

一开始,是果汁进入猴子嘴中之后,猴子大脑才大量分泌多巴胺。这个情况很正常,因为果汁可以使猴子感到快乐。

但是实验重复多次之后,猴子掌握了规律,它知道灯一亮就会有果汁。

这时候科学家发现,在灯亮以后、果汁还没送到猴子嘴里这个瞬间,猴子大脑就已经开始大量分泌多巴胺了,反而是猴子品尝到果汁之后,它大脑的多巴胺分泌越来越少,也就是说,猴子因果汁而得到的快乐,在它刚喝到果汁时,就已经达到了顶峰,之后就是逐渐减弱。

这个现象和我们现实情况是一致的,我们经常会为了得到某件东西而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得到之后没多久,就开始厌倦了。

也因为如此,我们经常感到不快乐。

03

除此之外,我们大脑的生物设定,也是众生皆苦的一大原因。

当我们什么都不做时,我们的大脑并不会休息,反而是有一种叫做“默认模式网络”的状态会被激活。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思绪会漫无目的的游荡,有时会游荡到过去,因为一些痛苦的记忆而伤心难过,有时又会游荡到未来,因为一些没有发生的事情而焦虑,无论怎么游荡,反正是不会停留在当下,而且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思绪往往关注的都是不好的事情,这就是造成我们生活中焦虑,无聊的原因。

那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自寻烦恼的现象呢?同样是由自然选择进化而来,动物从来都不会感到焦虑,无聊。

因为一些未知的原因,我们人类进化出了自我意识,有了自我意识,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叫做精神熵的现象。

熵是物理学上的概念,代表的是无序的量度,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孤立系统,随着时间的变化,都会从有序趋于无序,也就是熵增。例如房子不打扫,就会越来越乱;一杯水放着不动,渐渐的会蒸发干涸。

佛教里的自渡是什么意思,佛家的渡指的是什么(5)

同样,我们的意识也会产生熵增,使一个人的内心失去秩序,变得混乱,相应的人也就产生了无聊,焦虑的感觉,这就是精神熵。

由此得出,所有的苦,都是源于我们的内在,和外界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04

那最后的问题来了,如何自渡?

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来自于佛学,通过冥想来自渡。

冥想的种类有很多,我们这里说的主要是正念冥想,初阶的方法很简单,找一处安静的角落坐下,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呼吸上即可。但是,做到真正的冥想一点都不简单,前面说过,当我们什么都不做时,就会激活默认模式网络,这时我们的思绪就会不由自主的随意飘荡。

佛教里的自渡是什么意思,佛家的渡指的是什么(6)

据统计,第一次练习冥想的人,普遍连10分钟都坚持不了,但是,只要你能坚持住,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明显的进步。

根据有多年冥想经验的人介绍,冥想至少有三个好处:

一是能提高专注力和控制力。这个不用说,冥想练的就是专注呼吸,控制注意力的技巧;

二是能有效的缓解压力。根据脑神经科学家的验证,当一个人处于冥想中时,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会得到明显的抑制,思绪不再随意游荡,焦虑相应的就少了;

三是当冥想练到一定程度后,会进入到一种极度平静的状态,从而获得巨大的喜悦感,到那个时候,就不会再想着追求感官上的享受了。

除了冥想,另一个自渡的方法,就是由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提出的心流体验。

当我们专注投入一件事的时候,精神能量会不断涌现,并且产生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在那一刻,你会忘记一切烦恼,这便是心流。

佛教里的自渡是什么意思,佛家的渡指的是什么(7)

毕竟,我们不可能像佛学中的僧人一样,一天到晚的冥想打坐,我们还要生活,还要工作和学习,好在,我们还有心流这件法宝。

据米哈里多年实践观察,心流体验有可能出现在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想要达到心流状态,最起码得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必须要有清晰具体的目标。

只有目标清晰具体,我们的注意力才有附着的地方,才能构建有序的内心秩序,对抗精神熵;

二是过程中要有即时反馈

没有反馈,我们就不知道事情的进展,注意力也就很容易游离到别处,失去注意力这个探照灯,意识也会随之变得混乱;

三是挑战和自身能力必须匹配。

高能力做低挑战的事容易无聊,低能力做高挑战的事容易焦虑,在这两种之间,就是心流体验的通道。

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娱乐,只要能满足或创造出上述的三个条件,就可能达到心流体验,那时,你就会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幸福感,甚至会忘记时间和一切烦恼,当然也包括生活中的苦。

另外,经常冥想有助于提升心流体验的成功率,因为心流体验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注意力的控制。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大家喜欢我的文章,就点个关注吧!

PS:本文参考资料《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若侵权,请及时告知!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