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史
继宋而起的元、明、清三朝,皆是大一统王朝,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官方修前朝史的传统。元代一统三朝,同时修成《辽史》《金史》《宋史》。明代纂修《元史》后,将宋时所称的“十七史”增加宋、辽、金、元四史,称为“二十一史”,万历时由南京国子监刊行。清代乾隆时修成《明史》,又增加《旧唐书》《旧五代史》,由武英殿汇刻,颁行天下,题为“钦定二十四史”。“二十四史”作为一个整体的官方正史地位由此确立,沿用至今。
武英殿本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因其正统地位而备受推崇,清代、民国以来,多次刊刻。除了武英殿本以外,清末同治、光绪间有五书局本,民国有商务印书馆百衲本和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著名学者郑振铎1956年在《人民日报》撰文,首倡整理出版“面貌全新,校勘精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版二十四史”,1957年又在《整理古书的提议》一文中指出,“二十四史”的整理“将是历史上最正确、最可靠、最有用的版本”。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二十四史”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世纪50至70年代,在*主席、*总理亲自部署和国家有关部门直接领导下,中华书局集中全国学术界、出版界的力量,完成了“二十四史”的点校整理和出版。
1973年春,点校组部分学者与中华书局工作人员在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中华书局合影
这项整理工作前后历时20年,使堪称使举世无双、延绵近四千年未曾中断的中华民族的文字记载,以崭新面貌呈现于世,不仅代表新中国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最高成就,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史和出版史上的里程碑。“点校本二十四史”时至今日,依旧被公认为是当前最好的整理本,成为海内外学术界最权威的通行版本,享有“国史”标准本的美誉。
2019年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新中国图书版本展”中,中华书局全套点校本“二十四史”展出
中华书局并没有止步于此,在“点校本二十四史”基础上,又于2006年启动“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力图通过全面系统的版本覆核、文本校订,解决原点校本存在的问题,并吸收最新学术成果,形成一个全新升级版本。
书名 | 纂修者 |
史记 | 西汉·司马迁 |
汉书 | 东汉·班固 |
后汉书 | 南朝宋·范晔 |
三国志 | 西晋·陈寿 |
晋书 | 唐·房玄龄等 |
宋书 | 南朝梁·沈约 |
南齐书 | 南朝梁·萧子显 |
梁书 | 唐·姚思廉 |
陈书 | 唐·姚思廉 |
魏书 | 北齐·魏收 |
北齐书 | 唐·李百药 |
周书 | 唐·令狐德棻等 |
隋书 | 唐·魏徵、令狐德棻 |
南史 | 唐·李延寿 |
北史 | 唐·李延寿 |
旧唐书 | 后晋·刘昫 |
新唐书 | 宋·欧阳修、宋祁 |
旧五代史 | 宋·薛居正等 |
新五代史 | 宋·欧阳修 |
宋史 | 元·脱脱等 |
辽史 | 元·脱脱等 |
金史 | 元·脱脱等 |
元史 | 明·宋濂等 |
明史 | 清·张廷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