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怎么放下七情六欲,佛教中怎么戒掉七情六欲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3 00:59:56


二、七情活动与人身体的关系?

《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解释道:“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说过喜会伤心,例如范进中举后心神错乱,导致发疯。

大怒则易伤肝,导致气机逆乱,肝气机逆,血随气上,出现面红目赤,甚至吐血等症状。这一点喜欢评书的人经常会听到这个桥段,说是两军阵前,一方的将军使劲浑身解数去激怒另一方,使得对方大怒吐血。《三国演义》里有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诸葛亮三气周公瑾,结果气得周瑜金疮迸发,箭伤复发,最后毒发而死。

佛教怎么放下七情六欲,佛教中怎么戒掉七情六欲(5)

思虑过度则会伤及脾胃,最典型的就是患上相思病后,导致人不思饮食,或者以泪洗面。我们常常看到古书上写道某人郁郁而终,就是因为长期不开心,最后缩短了寿命。

悲忧抑郁则会伤到肺脏。喜欢《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书中的女一号林黛玉就是典型的冷美人。因为受到母亲早亡,所以被送到了姥姥家贾府生活。由于先是深感寄人篱下,后是与宝玉亲事受阻,所以常怀愁绪,最后在宝玉成亲之日,她也香魂飘散、香消玉殒了。

佛教怎么放下七情六欲,佛教中怎么戒掉七情六欲(6)

恐伤肾。这一点大家相对好理解,因为惊恐害怕,身体会出现哆嗦、不能移动等症状。还有就是我们常说某人被吓得“尿裤子”了。为什么会“尿裤子”?中医认为,惊恐会导致肾气不固,把关不紧,所以才会大小便失禁。


三、多种方法调节七情适度!

既然,七情活动异常会对身体造成这么大的伤害,那么我们怎么把自己的七情六欲调节到可控的状态之下呢?

这就需要加强修身养性,多了解和学习一些养生知识,让自己的情致可控,最后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具体的方法包括移情法、躲避法、刺激强化法等。

1、移情法。

当自己的情绪有向不良方向波动的时候,要学会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

例如可以通过阅读健康的书籍转移注意力,让思绪沉浸到书中;通过练习书法等方式修身养性,磨练自己不骄不躁的品格和性格;通过打拳、打球、跑步、游泳等方式锻炼身体,刺激大脑生产出能够让人快乐、抵制抑郁的多巴胺;还可以通过打坐、冥想、瑜伽等静修的方式调节情绪,让自己在练习后,像刚刚睡醒一样精力充沛,充满希望。

佛教怎么放下七情六欲,佛教中怎么戒掉七情六欲(7)

2、躲避法。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为什么?从字面上来解释,很浅显易懂,因为墙危而有恐产生,墙倒更有生命之虞。如果拓展开来看,这“墙”可指世间万事万物,“危墙”则可指世间一切可能带来七情产生巨大波动的事物。如果离这面“危墙”敬而远之,那么也就不会产生情绪的大幅波动。

“猫”是怎么死的?是好奇害死的。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名或利或者美女、小鲜肉等等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定力,划定好安全距离,自可长治久安。

佛教怎么放下七情六欲,佛教中怎么戒掉七情六欲(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