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志》有感,虽然诸葛孔明在蜀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他忠心耿耿辅佐刘备完成《三国》鼎立的蜀汉政治局面,他七擒孟获,七出岐山,和曹操斗智斗勇,联合东吴抗击曹操,著名的经典战役,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火烧赤壁》。成为老百姓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诸葛亮一生为蜀汉江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最后积累沉疾,累死在讨伐曹魏的途中,享年46岁。诸葛亮的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历史上的楷模。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后出师表》中。诸葛亮可谓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在少年时期父母就早亡,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带着弟弟诸葛瑾就在襄阳隆中隐居。
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27岁后诸葛亮已经在当地很有名气;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在家乡十里八乡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很有才华,特别是在军事理论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熟练兵法,从排兵布阵、军事领导才能、军队的指挥才能已经出类拔萃。 诸葛亮在27岁时遇到了他人生中的贵人刘备,历史上的《三请茅庐》就是刘备礼贤下士,放下汉室尊亲的架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出山,一同完成光复汉室江山,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所感动,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江山,为刘备光复汉室江山出谋划策,指点江山。一生追随刘备平天下,他真可谓尽心尽责、呕心沥血。帮助刘备为建立强大的蜀汉国家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由于刘备常年征战,劳累过度,不幸患重病,在刘备生命走到最后时刻,急招诸葛亮到白帝城进行托孤,刘备托孤的根本原因就是确保汉室江山不旁落到异性手中,刘备恳请诸葛亮辅佐幼主阿斗延续蜀汉江山。
诸葛亮的一生征战无数,他率领蜀国大军“七出祁山”,由于常年征战、操劳过度,积劳成疾,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对诸葛亮的人生最好的诠释。
一生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做人之根本,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人才能这样做到呢?在读懂诸葛亮历史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弄清楚,即诸葛亮历史文化本身与诸葛亮文化现象是既有相互联系的,但又有区别,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诸葛亮历史文化是诸葛亮真实的历史写照,而不是夸张、溢美、渲染、附加、虚拟、附会、神话传说等等。诸葛亮历史功绩则不必拘泥于诸葛亮本身的历史真实性,它可以七分真实三分虚构,作为一名喜欢诸葛亮的人来说,则更应该首先着重于诸葛亮历史文化的研究。
由于诸葛亮历史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是儒、道、法、墨等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笔者在此的短文中只能择其要者,对诸葛亮历史文化的内涵加以粗疏探讨。诸葛亮历史文化方面可以从其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两个方面加以概述。
首先,从诸葛亮文化的物质成果方面来看,概括起来讲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在以法治蜀,以德化人方面,他主持制定了《蜀科》,还亲自写下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整顿吏治方面的法规、法令,还兴学校办教育,德化民众。
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采取了“务农植谷,闭关息民”,奖励农耕,兴建和保护水利设施,修堰筑堤,以防水患;精兵强将,休士劝农;架桥修路,分兵屯田,设置农官等政策措施。
在手工业生产方面,实行盐铁官营,设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重视冶铁和军械器具的创作、改进和创新,设置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具,制作了当时较魏、吴远为先进的军械器。
在商业贸易方面,重视蜀锦生产,发展蜀锦贸易,设置锦官。
在外交政策方面,实行了联吴抗魏,解除东顾之忧,率军北伐,五出祁山。
在民族政策方面,实行了抚夷方针,平定南中,达到夷、汉粗安,使夷族出粮出兵,支持北伐的目的等等诸多治国理政的方略。
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十多年间,蜀汉社会出现了“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积蓄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的欣欣向荣的景象和“吏不容奸,人怀自励”的清正廉洁的政治局面。
以上这些方面的物质成果,当然其中也蕴含了诸葛亮治国的政策的精神成果,是值得认真总结,研究和借鉴的。然而更主要的,更值得研究的是堪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典型的诸葛亮文化精神方面的成果。这些方面的内容归纳起来至少也有以下五个方面:
—、爱国主义精神。诸葛亮是蜀汉忠臣,也是千古与忠君的典型。无论对先君刘备还是对后主刘禅,他都忠心耿耿。他受刘备三顾之恩,“由是感激,遂许先帝(刘备)以驱驰”,“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他受托孤之重,辅佐后主刘禅“政事无巨细”,咸由他决,然“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决不像曹孟德、司马仲达那样觊觎帝位。他既无篡位之意,又无贪财之心。为了复兴汉室,统一天下,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直至病死军中。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精神成为千秋之楷模;他三代尽节,一门忠烈的高贞品德和家风,成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典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
二、民本主义思想。民为邦本,仁政爱民,敬德保民,惠民利民是中国古代以德治国思想的核心内容。它要求官员们以宽厚、仁爱之心来管理国家,教化百姓。惟如此,才能治国安邦,天下太平。诸葛亮是这种优良传统思想的模范实践者。他有仁德之心,以德育民,主张“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诸葛亮集·又称蒋琬》。在蜀汉他做了许多利民惠民的好事,致使老百姓在他死后,思恩怀德,私祭于野。
三、经世致用的学术风格。经世致用,就是指对治理国家具有实用价值。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但他的治学精神,却具有经世致用的学术风格。他不主张死读书,而是主张学以致用。他本人在读书中,“观其大略”,抓住书中纲领,体会书中精要,从中汲取有益的思想和教训,以作为自己分析观察现实社会状况,了解掌握天下形势,从而借鉴治国之术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成为多年来经世致用学术风格的典范,流传至今而不衰。
四、任人唯贤的施政原则。中国历代统治者之所以要把“任人唯贤”作为施政原则,是因为一切法律、政令、治国措施都要人去贯彻执行。官吏的贤愚优劣对法律政令的畅通影响极大。所以,要选拔任用贤才,要有好的官吏治理国家,诸葛亮在治理蜀汉时,继承、弘扬了这一优良传统,他认为“任人唯贤”是一个关系到国家治乱安危的大事。他曾打比喻说,国家需要辅政的官,就好比房子需要柱子一样,柱子不可细,细了房子要倒,官吏不可弱,弱了国家就要倾败。为了“举贤”,他还“筑高台于成都之南,以延四方之士”《华阳国志》,不受人才来自何地、何方、先后的限制,而是以是否“贤才”为标准。诸葛亮还善于使用人才,用人能“尽其器能”,发挥其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