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随叔父往依荆州刘表时,襄阳和隆中并没有“学业堂”,诸葛亮没有在那里上过学。
最近,看到襄阳学者林海游先生的文章称《襄阳县志》1989版巜大事记》记述:“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诸葛亮13岁时同其弟诸葛均以及两姊,跟随叔父诸葛玄自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来到襄阳,就读于荆州牧刘表办的“学业堂”。
针对正史《襄阳县志》的记载,受好奇心驱使,还是产生了一些疑问,那么,荆州牧刘表在襄阳办的“学业堂”是什么时间建好的?地址在哪里呢?诸葛亮在那里上过学没有?
按理说,刘表这个“学业堂”应该建在襄阳现隆中才对,因为,诸葛亮的家被东晋襄阳人习凿齿号曰到隆中去了,如果“学业堂”建在襄阳北津戍垒城里边,诸葛亮在隆中住,每天爬行山路26里去上学,路上也得三个小时吧。再者,现隆中有个孔明学院,还有诸葛亮一班和诸葛亮二班,号曰当年诸葛亮在此上学的前身,这应该是真的吧。
但是,东晋襄阳人习凿齿还说过“襄阳有孔明故宅”,这个“故宅”不会是指现隆中的“亮家”吧,因为现“隆中亮家”归“南阳之邓县”管着呢,那就不能说成是“襄阳有孔明故宅”吧。这个“故宅”应该在襄阳北津戍垒城里边吧。那么,诸葛亮住在襄阳北津戍垒城里边,每天走26里山路到现隆中去上学也不现实呀。从这点上看,刘表这个“学业堂”应该建在襄阳北津戍垒城里边,才符合少走山路就近上学的习惯。不过,如果是这样,那现隆中那个“亮家”和“学业堂”不就废了吗?
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按《襄阳县志》1989版巜大事记》记述:“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诸葛亮13岁时同其弟诸葛均以及两姊,跟随叔父诸葛玄自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来到襄阳,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诸葛亮离开襄阳”,诸葛亮在荆州刘表那里只有三年时间,一年半时间在现隆中“亮家”住,在现隆中“学业堂”上学?另一年半在襄阳北津戍垒城里“故宅”住,在垒城里“学业堂”上学?
这就需要诸葛亮有两个家和两个学业堂,这两个家好办,习凿齿已经给办了,一个“亮家号曰隆中” 在现实中,一个“襄阳有孔明故宅” 在襄阳北津戍垒城里。但是,这两个“学业堂”刘表给不给建哩呢?
带着这么多的疑问,我们还是查查史书上是怎么记载的:
据乾隆《襄阳府志》卷之八 学校 记载:“襄阳府之有学,汉以前无考。《后汉书》称刘表为荆州牧,理兵襄阳,万里肃清。关西、兖、豫、学士归者千数,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命綦母闿、宋忠等撰立《五经章句》,此襄阳学校之始也”。宋邹浩《襄州迁学记》云:“学旧在城外。庆历四年,诏天下皆立学。明年春遂移建城中”。
从以上府志记载可以看出,“襄阳府之有学,汉以前无考”,刘表是第一个在襄阳创办学校之人,“此襄阳学校之始也”。而且这个学校并不在襄阳北津戍垒城里边,“学旧在城外”。
虽然没有说明建学的具体时间,但在“理兵襄阳,万里肃清。关西、兖、豫、学士归者千数”之后,“遂起立学校”,这一点记载的确是非常清楚的。
那么,这个“理兵襄阳,万里肃清。关西、兖、豫、学士归者千数”之后到底是什么时间呢?
据裴松之注《三国志》[董二袁刘传]记载:“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也。…灵帝崩,代王叡为荆州刺史。是时山东兵起,表亦合兵军襄阳。袁术之在南阳也,与孙坚合从,欲袭夺表州,使坚攻表。坚为流矢所中死,军败,术遂不能胜表。李傕、郭汜入长安,欲连表为援,乃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假节。…张济引兵入荆州界,攻穰城,为流矢所中死。…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长沙复立其子怿,表遂攻并怿,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
裴松之在《三国志》“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这个地方注引了王粲的《英雄记》曰:“州界群寇既尽,表乃开立学官,博求儒士,使綦母闿、宋忠等撰定《五经章句》,谓之《后定》”。
《英雄记》,作者是王粲,该书全书已佚,据史料分析,其主体部分当写成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并与刘表在这一年同年亡故。王粲的《英雄记》早于陈寿的《三国志》,又是与刘表同时代的人,其记载是准确可信的。
以上史料记载仍然没有刘表开办“学业堂”的时间,但确记载了一条重要信息,那就是在“州界群寇既尽”之后,“表乃开立学官”,说明了在荆州界内既尽群冠之后这个时间点。
那么,荆州界内有哪些群寇被既尽呢?从《三国志》中可以看出:“使坚攻表。坚为流矢所中死,军败”,“张济引兵入荆州界,攻穰城,为流矢所中死”,“长沙太守张羡叛表,表围之连年不下。羡病死”。他们都是哪一年死的呢?
据陈寿《三国志》《魏书》 [武帝纪第一]记载:“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军临武平…汝南、颖川各众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冬十月,张济自关中走南阳。济死,从子绣领其众”。“三年春三月,公围张绣于穰,夏五月,刘表遣兵救绣,以绝军后,…到安众,绣与表兵合守险,公军前后受敌”。“四年冬十一月,张绣率众降,封列侯。十二月,公军官渡”。
《后汉书》刘表传记载:“建安三年,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桂阳三郡畔表,表遣兵攻围,破羡,平之。于是开土遂广,南接五领,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馀万”。
以上记载说明了“建安元年春正月,孙坚还活着”,“冬十月,张济自关中走南阳。济死”,“建安三年,长沙太守张羡,破羡,平之”。建安三年这个时候,刘表才开始建“学业堂”。“州界群寇既尽,表乃开立学官,博求儒士,使綦母闿、宋忠等撰定《五经章句》,谓之《后定》”。
另据《魏略》曰:“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颖川石广元、徐直元、汝南孟公威等游学”。
《四库全书》本之《诸葛忠武侯书》卷一《年普》明代杨时伟《诸葛忠武侯年谱》记载:“兴平二年乙亥,按《陈志》,亮早孤,从叔父玄依荆州牧刘表,则知候寓襄、邓,当在此年后,侯是年十五岁”。清 张鹏翮康熙《忠武志》卷一:“乙亥兴平二年侯年十五岁”。案:《陈志》,“亮早孤,从叔父玄依荆州刘表”。
以上记载说明诸葛亮建安初在荆州是“游学”不是在课堂里上学。诸葛亮从叔父玄依荆州牧刘表的时间是在兴平二年,时年十五岁。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的下结论:
兴平二年即公元195年,诸葛亮十五岁从叔父玄依荆州牧刘表。
建安三年即公元198年刘表才开始建“学业堂”。
诸葛亮于公元197年就离开襄阳“玄卒,亮躬耕陇亩”“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去了。
不管刘表这个“学业堂”在城外什么地方,诸葛亮都不可能在里边上学。
再来看看《襄阳县志》1989版巜大事记》记述:“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诸葛亮13岁时同其弟诸葛均以及两姊,跟随叔父诸葛玄自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来到襄阳,就读于荆州牧刘表办的“学业堂”。这个《襄阳县志》的《大事记》有失史事记载,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支持,是多么的荒谬可笑。
西岭千秋雪2020年2月28日于南阳
诸葛亮随叔父往依荆州刘表时,襄阳和隆中并没有“学业堂”,诸葛亮没有在那里上过学。
诸葛亮随叔父往依荆州刘表时,襄阳和隆中并没有“学业堂”,诸葛亮没有在那里上过学。
诸葛亮随叔父往依荆州刘表时,襄阳和隆中并没有“学业堂”,诸葛亮没有在那里上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