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决定解放战争胜利关键三大战役,我军在此次决战中一共歼灭了150多万国军精锐,一战定鼎了长江以北,也宣判了老蒋的末日。而在这三场战役中,以东野为主导的辽沈战役歼敌47万,华野和中野合作的淮海战役歼敌55万,入关的东野以及华北*军携手作战的平津战役歼灭和改编52万国军。
而如果回顾大决战,我们会发现三个战役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看似三个分割的战场实则为一个整体,其中作为战役开端的辽沈战役,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正在谋划大决战的老一辈革命家
可能很多人会问,当时关内和关外各大战场,都能展开反攻,我军为何要选择最先发动辽沈战役呢?
本期我们就多个维度,来看看为何我军会将反攻定在东北,感受一下老一辈革命家们的魄力。
首先,东北我军硬实力优势明显我之所以选择在1948年下半年进行这个时间节点,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1948年,哪怕关内的我军已经开始反攻,但还没有在全国各战场的军事力量对比上取得全面优势,唯独在关外的东北地区对国军有全方位的战略优势。
在东北我军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以军事实力上来说,100万对55万
国军虽然经过陈诚的扩军和整编,已经从原来的7个军扩编为14个军,如果算上地方保安部队的话人数为55万人。而且这里面还有如新1军和新6军等五大主力,以及52、53、60、 71和93军美械和半美械硬核桃部队。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是在东北的3年里面,这些王牌部队多次被我军重创和歼灭,战力早已和2年前没法相比,另一方面,就是陈诚在东北搞了平均主义,比如新1军王牌新38师被编入新7军里面,导致各军战斗力都很平均,但平均的结果就是平庸。以新1军为例,在1946年踏入东北时有4.5万人,而且皆是清一色缅甸回来的老兵,而到了辽沈战役前夕,整个军只有2.9万人,老兵比例不足5%。
而另一边的东野,相较于1946年出关时的匆忙,早已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士气低落的国军
在兵力上,已经从出关时期的10万人,扩军到了100万人,这个兵力是我军各大战区中最多的,这其中*部队有12个步兵纵队、1个铁道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还有17个独立师等部队,总兵力在70万人。哪怕不算二级军区部队,我军也是1.27:1占据绝对优势。
除了兵力优势外,装备我军也不遑多让。
以1948年辽沈战役守卫塔山的四纵为例
该纵队下辖3个主力师,人数在4.1万人左右,装备有轻重机枪1100挺(其中重机枪172挺),在重武器方面有山炮26门,野炮和榴弹炮12门。这个标准在东北国军里面可以对标新1军和新6军等部队。比一般的杂械国军要强上不止一点半点。而4纵在东野内部,装备还不如1、2、3和6纵等部队。同时,别忘了东野内部还有装备了上千门火炮的炮纵部队。
就事论事,这国军一个军压根就不是东野一个纵队的对手,强如东野五虎一个纵队甚至可以赶上国军2个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