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高滔滔
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八月,高太后病重垂危的时候,她当着宋哲宗告诫范纯仁和吕大防等人说:“先帝追悔往事,至于泣下,这事官家应该好好记着。老身殁后,必然有很多人来教唆官家,应该不要听。”
这句话意思是“我死以后,皇上(哲宗)是不会再重用你们的了。你俩应当有自知之明,早些主动退避,让皇上另用他人,免得遭祸。”
宋哲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九月,高太后在汴京薨逝,终年62岁,死后上谥号为“宣仁圣烈皇后”,与宋英宗合葬在永厚陵(今河南巩县)。
高太皇太后死后名号险些被废?
帝党与后党之争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九月,高太后崩逝,宋哲宗赵煦开始亲政。亲政后,赵煦召回宋神宗变法时期的重要人物章惇。
在亲政后次年改元“绍圣”,表明绍述的思想,大力打击元祐大臣,追贬司马光,并贬谪苏轼、苏辙等旧党于岭南(今广西、广东、海南一带),甚至直指高太后“老奸擅国”,欲追废其太后称号及待遇。
赵煦即位时年仅十岁,都是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即使高滔滔曾经权倾一时,但她也没能熬过比她更年轻更有抱负的孙子宋哲宗,她输在了年龄与时间上。
在祖母高滔滔去世后,宋哲宗赵煦不满司马光的“以母改子”,不满元祐旧臣早年对他的冷落,更不满高太后对他的种种压抑,因此,对旧党的仇恨心理不亚于元祐时被打击的新党。
绍圣初年举行郊祀大礼,按例,朝廷要颁布大赦诏令,通常连死囚都免去死刑。有大臣请示赵煦,可否赦免贬谪的旧党官员,赵煦立刻拒绝。
赵煦的这些言行相当于宣判了旧党人政治上的死刑,至少在赵煦统治时期,他们永无翻身之日。
宋哲宗赵煦在位的时候,下令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罢旧党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起用章惇、曾布等新党。在军事上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并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于北宋。
高滔滔的一生历经三代帝王
养女——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
高滔滔与丈夫,儿子,孙子画像
高滔滔是宋英宗的宣仁圣烈皇后、宋神宗的母亲、宋哲宗的祖母。她从寄人篱下的养女一步步走向了权倾一时的太皇太后。
但是,宋代后妃干政的独特之处就是在有鉴于历史上因皇位继承而引发家国大乱的教训,对于后族、宦官有相当严格的规范。
不过再缜密的规定,终究抵不过由于身体虚弱、英年早逝的皇帝们,这也给了成为太后的皇后一个女主摄政的机会。高滔滔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宋代后妃的摄政权力仍然是由男人们主导的政治社会所给予的,她们就算想要有所作为,也必然会面临到更严重的挚肘与阻碍,加上宋代文人家族对妇女的教导,让这些摄政的太后、皇太后们愿意配合皇室祖宗法与父权社会的准则行事,也使她们与唐代女皇武则天大不相同。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没有十全十美的完人,高滔滔自然也不例外,她有杜绝家人走后门的优良品德,也有贪财蛮横的一面。尽管高滔滔在史书上获得了“女中尧舜”的美誉,不过她摄政期间,却是种下北宋亡国种子的关键时期,从她以后北宋就开始走下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