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动机产生的因素,影响动机产生的因素包括哪些

首页 > 影视动漫 > 作者:YD1662024-01-04 16:13:34

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指激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需要转为动机,除了需要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还需要适当的客观条件,即诱因。

二、动机产生的条件

1.内在条件是需要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与需要紧密联系,但它又不同于需要。只有当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推动或阻止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2.外在条件是诱因

能够引起个体动机并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刺激,称为诱因。凡是使个体趋向或接受某种刺激而获得满足的,称为正诱因;凡是使个体逃离或躲避某种刺激而获得满足的,称为负诱因。

补充:

由需要转化为动机的两个条件并不是绝对的,当其中一项达到满足程度时,另一条件即使不具备或不充分,也能引起人们的动机行为。所以,一般认为人的动机行为既可由需要引起,也可由外界事物引起,但往往是内在条件与外在条件交互影响的结果。

例题:

由需要转化为动机的两个条件(需要的强度、诱因)并不是绝对的,当其中一项达到满足程度时,另一条件即使不具备或不充分,也能引起人们的动机行为。( )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机。动机产生的条件有需要和诱因。内在条件是需要,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与需要紧密联系;外在条件是诱因,诱因能够引起个体动机并满足个体需要的外在刺激。当然,由需要转化为动机的两个条件并不是绝对的,当其中一项达到满足程度时,另一条件即使不具备或不充分,也能引起人们的动机行为。所以,一般认为人的动机行为既可由需要引起,也可由外界事物引起,但往往是内在条件与外在条件交互影响的结果。因此本题说法正确。

【难度系数】★

【知识点】心理学-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动机

三、影响动机产生的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需要的强度和诱因外,还有一些因素对动机的产生及动机强度有影响,而它们在事实上也或多或少通过需要和诱因发生作用。

(一)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探究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认知倾向。兴趣是动机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一个人只有对某种客观事物产生了需要,才有可能对这种事物发生兴趣。而且,它在满足某种需要的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就使原来的兴趣也得到丰富和发展兴趣和动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都起源于需要,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都是行为的动力因素。但是,兴趣是动机的进一步发展。对某一事物产生了动机,还不一定能发展为兴趣,若一旦成为兴趣,则必然有与之相伴随的动机。兴趣以行为结果获得的满足感而巩固、加深,一个人虽有学习动机,若无学习行动,是不会产生兴趣的;如果有动机也有行动,但行动结果没有获得满足感,也难产生兴趣;只有行动结果反馈回来获得满足感后,才会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并使学习兴趣随之而生。这就是所谓的“动机行为―结果满足一兴趣”的模式。

(二)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世界观

理想、信念、人生观、世界观是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倾向中的上层部分,它们会对处于个性心理倾向中的基础部分的需要发生调节和控制作用,于是它们也会通过对个体需要的调节和控制来影响自身的动机和行为。人人都有物质的需要,但对一笔不义之财,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人,其物质需要会自觉受到抑制,就不会出现相应的攫取动机和行为;而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人,就有可能在错误意识的支配下,导致不道德的、甚至是犯罪的动机和行为。

(三)认知因素

认知具有动机功能。近年来,动机的认知理论成为深受人们重视的一种动机理论。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