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他从小就有的自恋心态,才有了十几年后震撼艺术界的杰作。
在丢勒15岁的时候,他踏入了著名画家沃格穆特的工作室,开始了他的学徒生涯。根据纽伦堡的传统,学徒在掌握技艺之后,需要经历一段远游历练的时期,这被称为“Wanderjahre”,即学徒期。
在这段期间,他们有机会向更多的师傅学习,掌握不同流派的技艺,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地。
丢勒计划前往科尔马,跟随知名的雕刻家马丁·施恩告尔学习雕刻艺术。然而,命运却并未如他所愿,因为在抵达之前,施恩告尔便与世长辞。
未受打击的丢勒继续他的旅程,最终来到了斯特拉斯堡,在这里,他绘制了生平第一幅正式的自画像,并将它寄给了他的未婚妻阿格妮斯·弗雷,表达了他对艺术的执着与对爱人的思念。
初见这幅画作,你或许会好奇,这位穿着打扮如此精致的女子是谁家的千金。确实,无论是他身上衣物的细腻质感,还是头上那顶红色帽子的风情“流苏”,都太过女性化,丢勒在这里简直像极了一个装扮入时的女性。
这幅自画像中的刺蓟花象征着婚姻的忠诚,丢勒将它寄给未婚妻,或许是为了表达他的诚意,同时也借机展示他的风采——如此英俊帅气,未婚妻怎能不暗自窃喜?然而,遗憾的是,他们的婚姻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美好,有可能是丢勒从一开始就对这桩婚事感到不满,毕竟它是父母之命,不得不遵从。还有研究者推测,丢勒可能具有同性倾向,他的作品中曾隐约透露出这种同性*的暗示。
算上13岁的“初次试镜”,丢勒总共创作了大约十幅自画像,却意外地获得了“自画像之父”的美誉。这不禁让人思考,颜值是否真的能决定一切?
在1500年,丢勒已经28岁。在当今社会,28岁或许被认为是步入婚姻的门槛,然而丢勒在28岁时已经结婚五年了。在那一年,他完成了一幅具有重大意义的自画像,以耶稣的姿势描绘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