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画作一经完成,便震惊了所有人——你这是要飞黄腾达了吗?
这幅经典的自画像被誉为艺术史上的里程碑作品,乍看之下与耶稣如出一辙,无论是那个仿佛经过发蜡处理的相同发型,还是人像前景与背景的占比,以及刻意突出的右手手指(避开了耶稣的同一手势)。
有趣的是,这幅画作与达芬奇的《救世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更令人惊奇的是,两幅画作都大约在1500年左右完成。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某种约定俗成的必然?这一切恐怕无人能解。
在欧洲中世纪的艺术舞台上,呈现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众多艺术家如星辰般璀璨,他们在文艺复兴的熏陶下,提升了自己的历史地位。这一切的改变,归功于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
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宗教改革的火种提供了风力与燃料。1517年,神学界的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公开向天主教教皇的权威发出挑战,他将《九十五条论纲》(Disputation on the Power of Indulgences)贴在了维滕贝格城堡教堂(Wittenberg Castle Church)的门上,如同点燃了一把熊熊烈火,引发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由于马丁·路德公开挑战权威引发的宗教改革,导致德意志各国与查理五世的关系恶化,迅速实现了教派与国家的绑定政策。
丢勒作为德意志地区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虽然未曾与马丁·路德见面,却悄悄收藏了对方的十余本书籍。他对马丁·路德的开拓精神充满敬意,后来出口到海外的宗教题材版画也有不少体现了对《九十五条论纲》的响应。
丢勒自诩马丁·路德帮助他度过了许多困难,驱散了自满与骄傲,成为了首位新教徒画家。在他著名的版画《四使徒像》中,使徒约翰、彼得、保罗和马可各自特色鲜明,代表四种不同的性格,同时也展现了新教徒的特点。
在1494年和1505年,丢勒曾两次前往意大利游学,与处于文艺复兴中心地带的艺术家们交往。他先后结识了意大利著名工匠贝里尼(Giovanni Bellini)和另一位与自己相媲美的自恋画家——拉斐尔。
众所周知,意大利是14世纪文艺复兴的摇篮,孕育了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达芬奇和拉斐尔等文艺复兴的先锋人物。而丢勒,两次赴意大利“取经”,的经历丰富了他成熟的艺术风格。
在1494年至1495年,丢勒首次踏足意大利。当时他已婚不久,便告别了新婚妻子,跋山涉水来到了威尼斯。正逢威尼斯画派大师贝里尼活跃的时期,丢勒有幸拜访了贝里尼,第一次领略了文艺复兴绘画的魅力,并为之深深启发。
他们对空间的掌控、对人体结构的精准把握,让丢勒对自己的绘画风格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回国后,他立刻开始特训,历经数十年的磨砺,对人体骨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终磨练出了他精湛的人体塑造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