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咸角制作方法,咸水角正宗做法过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5 00:30:59

广东人饮茶有名,著名如伟人*也留下“饮茶粤海未能忘”

的诗句。不过,广东人饮茶对茶本身倒还不是十分讲究,真正的魅力还在于伴茶的点心。所谓“一盅两件”,盅者,茶盅也;件者,点心也。

点心,顾名思义就是正餐之前的小食,以作充饥之用。

点心一称有这么一个典故,传说东晋时期的一位大将军,见到手下将士们日夜血战沙场,英勇*敌,屡立战功,十分感动,便想好好犒劳下属,但是,战事频繁,容不得闲下来大碗酒大碗肉庆功,便传令师傅专门制作民间喜爱的美味糕点送到前线,慰问将士,以表“点点心意”。从此以后“点心”的名字便传开了,并一直延用至今。

中山,古称“香山“,地处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是广东著名的侨乡,至今还保留了很多广府的传统文化和饮食习惯。中山点心,更可谓地道的粤式点心。

提到了粤式点心,很多人都会想到了点心里面的“四大天王”:虾饺,干蒸,排骨和凤爪,但是在中山,粉果作为有着浓郁的当地特色的一种点心,备受推崇。金吒粉果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据说,金吒粉果原先本无名,以前有一个名叫金吒的学徒,在学习制作粉果的时候,用米粉打壳总是不成形,搓来捏去总做不好,他的师傅在一边,边做手势示范边用石岐话说:“揸,甘揸(谐音金吒),甘样揸,吾系揸成甘样呀!”于是这款点心也就流传出来了。

不过另一个版本的传说似乎更靠谱:托塔天王李靖的三个儿子,金吒,木吒和哪咤,都是猛将,善用兵器,而且各自有其独特的武器,其中金吒所使用是一件两头尖、中间椭圆、形状奇怪的兵器。有人用米粉模仿其武器形状而捏制成粉果,所以也就以起名为“金吒”。 金吒的外皮是传统的粉果皮,采用的是澄面,生粉按一定比例加入猪油,水及盐拌匀搓皮,馅料是采用了猪面肉、冬菇、笋、鲜虾等材料混合而成,金吒也是一种费工的手工点心,师傅把搓好的面团套在拇指上面,快速的在另一只手掌边上转动,使之变成一个尖尖深洞,再在深洞中放入馅料,然后再封口,搓成两头尖的成品,上笼蒸熟,金吒皮薄馅多,内馅带有汤汁,所以吃的时候一定要趁热吃,老练的饕客会先从尖端吃起,吃到馅肉的时候,会先吸一口里面的汤汁,再慢慢享用,如果心急的人跳过了这一步,直接从中间咬下去,里面的汤汁四溅,不仅自己“中招”,更会殃及同桌旁人。

提起吃金吒,在中山有句俗话就是用来形容金吒的:“吃金吒辣亲背脊(烫着背梁骨)。”说的是金吒的肉馅汁多,以前的人吃的时候都是用手拿着吃,吃的时候,汤汁一直顺着手流下去,吃的人又舍不得这种美味,就顺着手一直舔到到背梁骨了,说法虽然夸张,但是也是很形象地说明了这种点心的美味。 如果说金吒是粉果的金贵,那么另外一种点心,沙溪咸角仔就是亲民小食了,这款沙溪一带的传统点心,外皮也是如粉果一样,也是用澄面,生粉按比例搓成,只是馅料换成了民间常用的虾米,头菜,沙葛等家常食材切粒炒香而成。用皮包成大大的半圆形,锁边后上笼蒸熟,外形就如我们过年的超大型油角。咸角仔冷热吃均可,热吃,皮软,冷吃,皮爽,馅料口感丰富,带着浓郁的海味咸鲜味,是典型的水乡点心,也是一种不可错过的平民美食,令人是一试难忘。

在中山,还有另外一款粉果的衍伸点心--芋角颇具特色,我张溪在一个餐厅点餐的时候,见到有芋角这款,很自然就想到是通常所见用芋头泥做皮,再包上肉馅后再放油锅里面油炸而成的小点心,这款点心香浓,软糯,带着浓郁的芋头香味,但是又不再有芋头的滑腻,不过由于耗时费工,所以已经很少餐厅会出品了,想不到在中山能遇到,当时还真的有种惊喜。

当餐厅把点心上桌,才发现原来虽是同名却是和粤式的芋角是大不相同。这款点心的皮采用的就是粉果的皮,用澄面,生粉按比例搓成,用芋头切成小粒,伴以五香粉等调料加上肉碎做成馅料,外形也是如咸角仔一样,半圆形锁边后蒸熟而成,外皮软爽,馅料芋头的口感糯香,芋味浓郁,颠覆了心目中芋角这款点心的固有印象。

中山人会吃,在点心上的心思可见一斑。

编辑:赖书香

扫一扫金羊网旅游吧微信,每天给你推送新鲜热辣旅游信息。我们一起旅游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