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生淮南中的淮南是哪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5 04:30:02

安徽省淮南不仅是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主战场,更是中国成语典故重要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成语典故之城”。《淮南子》里的成语349条,“淮南国”的成语29条,八公山的成语22条,成语主词条合计400条,与主词条同义或字序不同的有600余条,累计逾千条。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淮橘为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成语典故将淮南八公山、寿州古城和《淮南子》有机整合成为淮南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符号和最亮丽的文化名片。

橘生淮南中的淮南是哪,(1)

淮南八公山风景区

淮南国的成语典故

源于汉·淮南国的成语典故共计29个。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作“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一人高升, 众人得济” ”。淮南鸡犬,也作“淮王鸡狗” “淮王鸡犬”(指依附权贵而得势的人)。白日升天,也作“白日上升”、“白日飞升”、“白日上青天”(道家指白昼升入天界成仙)。由“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衍生而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作“一叶障目”、“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一叶迷山”。

大山小山也作“大小山”。 不可奈何也作“无可奈何”、“无可如何”、“为之奈何 ”、“无知奈何”。 尺布斗粟,也作“尺帛斗粟”、“尺缕斗粟”、“斗米尺布”、“寸丝尺帛”、“尺布升粟”、“斗粟”、“粟布”。 衣食水足。众叛亲离。忧国忘身。身先士卒,也作“身先士卒”“率先士卒”“首先士卒 ”。 明月入怀,也作“日月在怀”“圆魄投怀”“虚怀入月 ”。 根深叶茂。淮南小山。枕中鸿宝。逆天违众。微文深诋。九九之好,也作“九九之术”。 发蒙振落,也作“发蒙启覆”、“发覆振蒙”。 兵戈扰扰。狗吠之警。视如敝屣。笔惊风雨。渊渟泽汇。黄白之术。间不相能。怨入骨髓。拔宅飞升,也作“拔宅上升”。比喻一人飞黄腾达,全家人都沾光。

橘生淮南中的淮南是哪,(2)

寿县古城

《淮南子》里的成语

《淮南子》相传是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淮南王封地在今安徽淮南一带,都城在寿春(今寿县)。《淮南子》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橘生淮南中的淮南是哪,(3)

淮南王刘安

《淮南子》原书中有内篇二十一卷,中篇八卷,外篇三十三卷,存世的只有内篇,现今出版版本,大多对内篇进行删减后再出版。

《淮南子》里有很多成语傲世轻物。如百川归海、百舌之声、蚌病成珠、避实就虚、伯玉知非、不可揆度、长夜漫漫、嫦娥奔月、秤薪而爨、尺壁寸阴、出言成章、寸阴尺璧、戴圆履方、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登高履危、发屋求狸、发植穿冠、焚林而猎、封豨长蛇、根深本固、攻城略地、钩爪锯牙、光怪陆离、鬼出电入、贵阴贱璧、海水难量、后羿射日、虎狼之势、化干戈为玉帛、黄口孺子、挥戈回日、毁舟为杕、急风暴雨、疾风骤雨、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浃髓沦肤、家给民足、家给人足、谨小慎微、敬小慎微、九年之储、掘室求鼠、岿然不动、乐极生悲、炼石补天、

临河羡鱼、柳下借阴、聋者之歌、沦肌浃髓、罗之一目、马去马归、面如死灰、牛蹄之涔、女娲补天、人尽其才、任其自流、若不胜衣、若有所丧、若有所亡、塞翁失马、善骑者堕、身体力行、深不可测、神出鬼没、时移俗易、士农工商、双足重茧、铄石流金、听其自流、兔死狗烹、无翼而飞、削足适履、悬鞀建铎、燕雀相贺、一定不易、一馈十起、一心同归、一叶落知天下秋、一渊不两蛟、以升量石、以汤沃雪、异途同归、圆颅方趾、再实之根必伤、折槁振落、至高无上、终而复始、众议成林、斫轮老手以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

橘生淮南中的淮南是哪,(4)

淝水之战的成语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东晋太元八年)8月至12月,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二十多万)前秦军。这场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并给后人留下有意义的历史掌故和历史遗迹。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踉踉跄跄、授鞭断流等成语,一直脍炙人口。

橘生淮南中的淮南是哪,(5)

《晏子春秋》里的成语是如“南橘北枳”。南橘北枳,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橘生淮南中的淮南是哪,(6)

淮南豆腐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