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吊葫芦,准主福禄寿”这句农村俗语,在我国农村流传比较广,是过去人们比较熟悉的俗语,只不过现在很少有人说了。
民间又有“金线吊葫芦,准主福禄寿”的说法。两句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一句是“钱”,一句是“线”,民间解释的意思也差不多,只是在某些方面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人们认为这两句话,实际上就是同一句话。
葫芦,在我国农村种植广泛,从热带到温带地区,都普遍种植,是农村常见的瓜类蔬菜。葫芦的果实呈哑铃状,中间细,下部和上部大,上部又要大于下部。由于经过人们的长期栽培,葫芦出现了多个品种,品种不同,果实因变异而呈现多种形状,有扁球形、棒状、构状等。因果实的形状不同,农村出现了不同的名称,主要有瓠子扁蒲、小葫芦、瓠瓜,地方俗称有白瓜、大瓜、瓢瓜等。
葫芦果实成熟之后,其果皮变成坚硬的木质。过去农村人家,除了将未成熟鲜嫩的果实用于食用外,一般都会在瓜藤上留一些果实,待成熟后,用来做日常生活中的器具。比如有的将葫芦劈开两瓣用来做各种水瓢、盛米面容器等;有的将整只葫芦用来装茶水、酒、油、药物、粮食种子、瓜菜种子等;有的不做任何加工,直接做装饰品,吊在屋内,有的则经加工后,做成精美的装饰品,吊在屋内。“金钱吊葫芦”也就成为部分地区(并非全部)的风俗,并形成一种传统民俗,现在有人定义为“葫芦民俗文化”。农村俗语“金钱吊葫芦,准主福禄寿”,也就是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并传承下来的。
我们要理解这句农村俗语,还得从关于葫芦的传统民俗文化说起。
1、葫芦在我国历史上的民俗文化内涵葫芦是我国最早栽培的农作物之一,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考古过程中证明,在古墓石壁上和陶器上都有大量的葫芦雕刻,说明我国早在数千年以前就有了葫芦的工人栽培,也说明葫芦自古以后就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
根据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从远古时期开始,我国先民就有了葫芦崇拜。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比如汉、苗、壮、彝、白、哈尼、纳西等族,都有人类起源于葫芦的传说,其中的传说大体相近,且至今依然在各族民间流传。
这个传说故事梗概大致是这样的: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间暴发漫天洪水,有一对兄妹,因心地善良,受到雷神(有的说是其他神或灵物)的提示,用神灵给的种子(有的说是牙齿)栽种了一棵葫芦秧苗,并结出一个巨大无比葫芦。洪水暴发的时候,兄弟俩就在大葫芦上凿开一个洞,躲进葫芦内,葫芦就洪水上飘浮了三天三夜。洪水退去后,葫芦被搁浅,兄妹俩从葫芦内出来,发现人世间只剩兄妹俩人了。后来,为了繁衍人类,在神或者灵物的指引下,经过人为设置的占卜、打赌、追逐三种不可能达到的条件,最后都达到了。兄妹俩人不得不结婚,才有了人类再传,世代不息。兄妹俩人也就成了人文始祖,并立有雕像,以祭祖的名义每年祭祀。比如,汉族认为兄妹俩是伏羲和女娲,其他兄弟民族也同样有一男一女始祖,只是名字不同。
现在一些史学家认为,伏羲和女娲并不是兄妹,而是代表两个不同的部落。两个生活在一个地域的部落,在大自然灾难面前,为了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结成了部落联盟。
我国古代的葫芦传说故事,也被称为东方的“诺亚方舟”故事,葫芦传说故事的历史更为古老。
也就是因为如此,我国历代史学界都认为,伏羲之名就是葫芦的本义,而女娲之名则是葫芦的代称。
《汉书·古今人物表八》:“女蜗氏,师古曰:‘蜗蛙反,又音瓜’”。
这里要说明的是,《汉书》这段原文之中,将女娲氏写作“女蜗氏”,与今写作“女娲”有差别。
史学界研究认为“伏羲”之名取“伏”字,女蜗之名取“蜗”字,即“伏蜗”,转音“葫瓜”。古代“葫瓜”就是指葫芦,现在农村有一些地方依然称葫芦为葫瓜,或者叫葫芦瓜。
闻一多先生曾经对伏羲和女娲与葫芦的历史渊源做过考证,他认为:
“中国古神话中的伏羲、女娲就是葫芦崇拜的变体。”“伏羲、盘古、梁瓤是一人。‘伏羲’本义是葫芦。‘葫芦’还是‘女娲’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