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货币发行流程图,央行历年发行多少基础货币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15 14:00:44

以上表来看,外汇占款在近四年里已没有继续增加(反而在下降),这意味着人民银行已摆脱了“被动货币发行”。同时,外汇占款在近两年里保持着不增不减的稳定状态,而且,外汇占款仍占据人民银行总资产最大比例。未来,若外汇占款出现持续下降趋势,那么意味着曾经因外汇占款发行出去的货币,会不断回收到人民银行账户中并消失,这会成为“缩表”压力的主要源头。

另外,2015年后,人民银行开始重视依靠货币政策工具来“主动货币发行”( 央行行为表现为向商业银行再贷款提供资金,资产负债表中表现为“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呈增加),这意味着央行货币发行方式已经出现重大转变:从曾经购买外汇被动发行,转向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主动发行。

未来,人民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主动货币发行,会成为我国新增货币发行的主要途径,这将是“扩表”的主要驱动力。而且,央行主动发行的货币增量,只有超过货币收回并消失引起的货币减量,才能保持其资产负债表整体呈现为“扩表”状态。

基础货币

需先明确,基础货币和货币发行不是一回事。央行货币发行是一种经济主体(央行)行为,基础货币是一个货币存量概念,不过二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基础货币是在央行货币发行过程中形成的,货币发行是央行的专职,基础货币也只能由央行创造出来,在不与央行发生交易的情况下,其他各经济主体(个人、各企事业单位、商业银行或政府机关等)都不可能自行增加或减少基础货币量。

而且,货币发行增量直接决定基础货币增量,但二者又不是完全等价关系,不能直接划等号(这是由人民银行身兼多重职能、以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所决定的)。

进入21世纪后,人民银行的央行职能逐渐成熟,货币发行变得规范,账目记录和数据统计也变得系统清晰,新增的货币发行也直接和基础货币增量挂钩。因而,近十几年来,人民银行的新增货币发行,基本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变成基础货币增量,同时,当货币回收并消失时,基础货币也会等量减少。

目前,我国的基础货币(B)以三种形成存在:银行体系之外的社会公众持有现金(C1)、商业银行库存现金(C2)、金融和非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R)。其中,存款准备金又分为法定准备金(R-legal)和超额准备金(R-excess)。央行将货币发行出去后,只有变成了以上三种形式,才能称之为基础货币,否则不是基础货币。

在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端-储备货币】就是我国基础货币量。

▼图:我国储备货币(基础货币)构成。【流通中现金(M0)】,即是指银行体系之外的社会公众(个人、各种企事业单位团体或政府机关)持有现金(C1),M0=C1。【商业银行库存现金(C2)】,是商业银行为了满足公众提现需求,而自身保留的一部分现金。【金融性公司存款】,目前只包含有【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即商业银行存入央行的准备金存款),分为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非金融公司存款】,是支付机构交存给央行的备付金,类似于法定准备金(这里为了便于理解,直接将其归为法定准备金)。金融和非金融性机构存款之和,就是央行的存款准备金总额(R)。制图丨格物·资本。

央行货币发行流程图,央行历年发行多少基础货币(9)

综上,我国基础货币,用公式表达为:B = C1 C2 R= M0 C2 R;其中R= (R-legal) (R-excess)。

注意:1,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端-储备货币-货币发行】,此处的【货币发行】是人民银行发行出去的现金货币,区别于前文中提到的“非现金货币发行”; 2,法定准备金是商业银行或支付机构,按央行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缴的法定准备金或备付金,存在央行存款账户上,被央行“锁定”,不得动用;3,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是扣除法定准备金后剩余的部分,也存在央行存款账户上,可随时调用(通过央行转账清算系统随时划转);4,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和法定准备金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法定准备金变动( /-),超额准备金就会跟随等量变动(-/ );5,法定准备金率调整(央行调整),也会引起法定和超额准备金的此消彼长变动。

▼图:2010.1-2019.8我国基础货币总量结构。从结构上看,流通中现金和商业银行库存现金长期保持稳定(微幅上升);存款准备金(法定和超额)的变动主导着基础货币总量的变动。另外,2011-2015年,基础货币总量呈上升趋势,2016年末至今,基础货币总量基本保持稳定。制图丨格物·资本。

央行货币发行流程图,央行历年发行多少基础货币(10)

前文提到,人民银行货币发行的三个主要途径,其中“央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向商业银行再贷款提供资金”这个主动货币发行途径,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也成为了目前人民银行主动调节基础货币总量增加或减少的主要途径,以实现对货币供应总量的调节,以影响整个经济体系运行。

未完待续:下文将介绍我国的货币派生与货币供应

参考文献

《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李斌 伍戈,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12

《人民币发行方式转轨研究——由买外汇转向买国债》,胡海鸥 冯霞,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11

《中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研究》,张明君,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4

外汇发行、 便利发行与中国的货币发行机制,王宇伟 彭明生 范从来,学术月刊,2018年11月

我国货币发行机制探讨——基于央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陆前进 朱丽娜,上海金融,2011年第7期

版权声明

本头条号“格物资本”发布的所有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稿、图片、漫画、音频、视频等,其版权均归属于本号及其运营者(运营者已实名制),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载、修改或发布。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