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农
7、诗作得最好,写得最多
汪士慎传统文化修养极高,诗作很多。他的梅花清雅孤傲,有一股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是后学们膜拜的楷模。
他的构图非常奇特 ,完全是厚积的学养和个性的完美融入,艺术作品让人叫绝。
有一张横幅的梅花,根部兰花交叉式,花枝右出左迎,完全是在打太极“欲左先右”,形式感很强,画面一团和气。
看着新颖别致,虚与实,置换和互生,都是那么自然舒畅。
心有清气,画必清远;心有诗情,画必诗境。也只有真正体悟了生活,那种辛酸和甜蜜才能在笔下流淌氤氲,给人以温暖的拥抱和明快的轻松吧。
△汪士慎
8、趣事最多的人
郑板桥为官和在生活中的很多故事都是家喻户晓,他的难得糊涂让人们记住了这个有趣的人。
在绘画上他也是个说的和做的极有意思。
他很崇拜前辈石涛,在学习中却叨叨念念: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时不能全,也不必全也。
想想画面都让人哑然失笑。
但郑板桥却是极认真的,他创造了独创的“六分半”书法,删繁就简,个性化表现兰竹画法,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他曾在《石图》上自题:“欲学云林画石头,愧他笔墨太轻柔。而今老去心知意,只向精神淡处求”。他所表达的心意,就是他的艺术追求吧。
徐悲鸿说:
“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绝的人物之一。”
“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
“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悲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郑板桥
三、大乐与天地同和高翔曾自言“吾自乐吾真”。“我自用我法,难与古人量。宇宙俯仰间,画出真清狂”。
画家的孤芳自赏,高洁幽独的心境在汪士慎的写意墨竹上表现的更是飘逸淋漓。题诗:“一枝寒玉抱虚心,幽独何曾羡上林。惟有萧然旧庭院,四时风雨得清音。”
无论为谋生而画还是为寄情而作,皆志向高远画风高格。对当时阴暗的部分,也是笔触辛辣,将心放飞、自由乃至放纵。
尼采说:“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就算人生是场悲剧,我们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出悲剧,不要失掉了悲剧的壮丽和快慰籍。”
但是他自*了。功成名就后他自*了。
“扬州八怪”在经历着种种磨难,生活困苦的情况下,也是能把得意和失意熬成粥喝尽肚子里,并寄情于书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有限的空间里体现无限的意境,大乐与天地同和:“借题发挥”“借物抒情”,可以是梅兰竹菊,可以是蔬果草虫……天地间任何一草一木,创造出画面以外的意境,让人联想和想象,以有限达到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
△金农
画家们走进生活,尝尽底层人民疾苦,用笔墨引亮人们心中那一束斑驳的光。
纵观绘画史,“扬州八怪”是绕不开的话题,传承并大刀阔斧的改革,墨宝的份量不可小觑。
如果有机会能在展厅里看看大师们的墨迹,定然要与在书斋翻阅册页是不同的。如果恰好有不同时期的大师作品在一起观摩,应该会有“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吧。我相信,大师中的大师还是会超越时代闪亮登场的,亦如扬州画派。
“扬州八怪”不止八个人,他们在诗书画印中寄情,抒发意气。愿每个人都能找到热爱之事,愉悦身心,美满一生。
我是元六一,您还知道谁?请一起来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