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杨蕾
味蕾让他们行走四方最近,视频号“我的慈祥奶奶”里展现了一位年近百岁的老奶奶在家做玉米饼的场景。老人家面容慈祥、穿着秀雅,网友们纷纷点赞她精致的生活方式。还有网友讲述了自家的长辈,高龄依然坚持做饭菜,给予一家人满满的幸福感。我们不难发现,与美食有关的老年博主近些年逐渐增多,比如“滇西阿鹏”“安嬢嬢美食”“成都老祖祖”“老鬼邬立强”“37C度”等,看到他们烹饪或探店时的神态,会感觉他们就是有了白发的孩童。生活于他们而言,一直都是新的、鲜的。
旅游最大的风险是什么?在亚琼奶奶看来,就是和口味完全不对的人结伴出门。品尝美食,可以说是促使她出门看世界的直接理由。她会为了一碗正宗的羊肉泡馍,飞到西安,也会深夜思念炝牛皮,然后计划一趟思茅、景洪之旅。有美食的地方,一定有美景,美食多是世代相传的手艺,能让几代人安稳生活的地方,人文元素不会少。与千篇一律的仿古街和旅游纪念品相比,美食更能凸显地域特色,吃一路玩一路,多少年都不容易忘记。
亚琼奶奶从40多岁玩到70岁,几乎没跟过旅行团,原因就是旅行团通常不会把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列为重要的事宜,在精心计算成本后,游客被带到了非常大众化的餐厅,仅此而已。品尝美食,需要去寻觅,找到了也需细细品味,这些都要花时间,老年人最不缺的是时间,因而像亚琼奶奶这样的美食家其实很多。
“老鬼邬立强”是一位上海的美食博主,他经常骑着自行车穿街过巷,把记忆中的老上海本帮菜(面馆、菜馆等)发掘出来介绍给大众,他可以骄傲地说“这家馆子我吃了几十年”,或是“这家面馆是被我吃出名的”。美食因博主出名,或是博主因美食而受到关注,都是相辅相成的好事。跟着颇为时尚的长辈去找吃的,大众更有信赖感,也有亲近感。最主要的是这些银发美食博主,还带着大家去体验更年轻的生活,比如去酒吧(咖啡吧)打卡收集歌星签名、去阳澄湖坐直升机吃大闸蟹等等,连年轻人都会猛刷这位“银发新青年”的视频,恨自己还没老到能领退休金,许愿将来一定要活成这个样子。
把时光炖出香气充裕的时间,让老年人成为寻觅和品鉴美食的主力军。同样的,他们也可以悠悠然享受创制美食的快乐。这让缺乏下厨经验的年轻人望尘莫及,经常加班的中年人“有心*鸡、无暇下锅”,只有老年人,才有一大把的耐心把各种大料的味道腌进黄焖鸡的骨髓里、把肥肠洗干净摘了肠油、把猪皮上的毛根根拔净……这些慢慢悠悠里藏着的是健康心态,更是给家人的爱以及对食材的尊重。
打开德宏安嬢嬢的视频号,你首先会流口水,然后可能会想哭。
一对老夫妻,以安嬢嬢为主,老伴打下手,老两口变着花样地做各种美食:虾撒、烧肉米线、炖挑手鱼、景颇饭团、鸡肉稀饭、菜包鱼、酱烀螺蛳……他们可以说是银发版的李子柒,从采集和寻找食材开始,比如去水田里捞螺蛳、捉泥鳅,去山里找芭蕉叶。到了制作时,隔着屏幕都能馋出口水来。
安嬢嬢制作的美食
视频里可看出老伴的作用不可小觑,如果没有他帮着生火、捡菜以及享受劳动成果时大呼过瘾,安嬢嬢的菜就没有那么馋人。最感人的是,老伴会经常说起当知青时的趣事,让安嬢嬢开怀大笑。你陪我进厨房,我给你做美食,有着共同的经历,还能一起吃饭吃一辈子,如今还成了介绍云南边疆美食的顶流博主,这就是幸福陪伴的极限版。
带动产业的新力量银发美食博主的视频号仅仅是俘虏了人们的味蕾那么简单吗?他们还成了带动乡村振兴、餐饮业变革的新生力量。
“川味盐太婆”这个视频号,发了160多条视频,两年时间涨粉1000多万。主角是82岁的漆爷爷和71岁的阎婆婆,他们总是边聊天边做菜。视频拍摄地,是漆爷爷、阎婆婆一家四代人生活的地方——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的清溪镇。
朴实无华的农家小院,陈设简单的厨房,瓶瓶罐罐里的调料,嵌进灶台的大铁锅,甚至看上去有些凌乱的环境,是许多人记忆中“家的样子”。千万粉丝馋的不是美食,而是爷爷奶奶白头到老的爱情。
让“川味盐太婆”这个账号诞生并火起来的是爷爷的外孙陈杰。2019年回乡创业的陈杰一开始致力于把家乡的农特产品通过网络卖出去,结果视频无法引起关注。疫情期间,四川向武汉捐赠了一批儿菜,漆爷爷很关心外地人知不知道儿菜的做法,决定亲自出镜做几道菜。视频从儿菜“中心有大苞,四周有小苞”的形状取意,传递出“抗疫危难时刻,中华儿女都应该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的精神。视频一发布,点赞、评论,支持、感谢……始料不及的流量蜂拥而来。
接下来,爷爷上镜成瘾,每次做菜还不忘说上一些关于岁月怀想的金句,热度持续不下。后来,内向的阎婆婆也加入进来。陈杰开始组建了小团队,有专人负责拍摄剪辑,还有人寻找优质土特产,两位老人直播、短视频带货,吸引广告合作,“川味盐太婆”开启了流量变现之路。通过这个平台,四川广元的农副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往年愁肠百结、苦思冥想的销路问题,在这里甚至一天就能解决。每条视频的评论中,都不乏粉丝们的思亲思乡之语。当情怀价值牵动起经济价值,“乡愁”为乡村振兴找到了新的风口。
3位国宴大师郑秀生、孙立新、武剑利,退休后组团拍片教烹饪,也是掀起了中华美食的新风潮。他们取名“老饭骨”,拍视频的初衷就是传承老味道,让更多年轻人在家也能吃上“国宴菜”。他们摆脱了以往古板的教学模式,在厨房里边聊天边做菜,一道中华名菜“怀胎鳜鱼”轻轻松松出锅了。追着刷他们视频的粉丝,自称“小饭骨”,3位大厨把更多的视频用来给“小饭骨”们讲解下厨琐碎的基础问题,大菜小做、边做边讲,还能让大家了解中华美食背后的故事和文化。3位“老饭骨”用全新的传播方式演绎着“匠心”,让国宴飞入寻常百姓家。
惊讶并感叹了吧,老年人的过往与美食密不可分,他们的阅历也是一部家族、家乡美食的历史,何况他们还是美食美味的资深传承人。把大咖之位奉给他们,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