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是在外交中,君王一般都称自己为寡人,一共有32次。
而第二种则是在跟臣子对话时,君王也会自称为寡人,但只有3次。
大多时候,君王都是以“吾”和“我”自称的,并没有过多地使用寡人一词。
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寡人真的是寡德的意思,那些诸侯国的君主,为什么要在外交场合上这样说自己。
而且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只要诸侯的德行有失,其他诸侯是可以群起而攻之的。
君主如果敢公开说自己失德,这不是主动挑衅其他诸侯的意思?生怕自己不惹事?
一个失德的国君想要在“无理不战”的春秋时期生活,无异于是在痴人说梦罢了。
重耳为何在外流亡了19年,他回到晋国就能马上执掌国家,正是因为百姓认为重耳是一位有德之人,信得过他的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