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可能是很多人最熟悉的历史时期。这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三国演义》的流行普及,不过《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而非正史。其实在真正的三国历史上有很多容易被人忽略的冷知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三国时代的起止时间。《三国演义》是从三国之前的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开始写起,所以在《三国演义》影响下形成的传统的三国印象事实上包括了汉末群雄并起时期和历史上真正的三国时期两个时间段。
最能说明这点的就是:曹操其实并不是三国时期的人。我们的历史教科书和百度百科对他的定义都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可从来没说过他是三国时代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曹操和董卓、袁绍、袁术、吕布、刘表、刘璋、张鲁、孙坚等人 各自崛起称雄一方,经过不断的合纵连横和相互兼并最终曹魏、蜀汉和东吴三方势力在群雄争霸的过程中逐渐脱颖而出。
当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格局形成时其他各路群雄基本已灰飞烟灭,不过也有两个崛起于群雄并起时代的割据政权存活了下来,从而成为和魏、蜀、吴并存的一方割据政权。这两个政权分别是辽东公孙家建立的燕国和交州的士氏政权。这两个政权开创者分别是公孙度和士燮。公孙度 (150年-204年)字升济,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士燮(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
公孙度少年时随父迁居玄菟郡。当时玄菟太守公孙琙的儿子公孙豹年方十八,但却早折了。公孙度少时也叫公孙豹,又与公孙琙的儿子年龄相仿,所以公孙琙一见到他就很喜爱。公孙琙送公孙度去学习,后来又为他娶了妻子。建宁二年(169年)朝廷下诏推举有道之士,公孙度与东郡谢弼、东海陈敦一起被举荐担任尚书郎(后汉书为郎中),后又升任为冀州刺史,但因谣言旋即被罢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