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刘邓三次向中央要人支援,一个比一个大,最终要来了谁?
陈毅和*
从山东到陕北,陈毅赶了整整两个月的路,还是没有赶上参加12月会议。1948年春,*主席和刘邓、陈粟都面临着重大的抉择:主席考虑的是如何继续撕开敌军防御的口子,刘邓考虑的是补充人手应对难关,陈粟考虑的则是进军江南还是留在中原打仗的大问题。
此时的陈毅正在进行他两个多月的颠簸,他坐在张灵甫的黑色吉普车里风尘仆仆由山东经河北和山西赶往陕北。吉普车后面还拖了个拖斗,晚上铺开被褥,可以在里面睡觉,车继续开,不耽误行程。
陈毅先是在山东听取了康生汇报,随后进入河北境内,在冶陶他受到薄一波的热情招待。当时薄一波任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一副*,在**不在的时候,他任代理*,而陈毅则是该局的第二副*——两人的会见成效明显,薄一波打着马灯亲自迎候陈毅,两人相谈甚欢,愉快地商定了晋冀鲁豫支持华野的计划。
随后,陈毅再次上路,应朱德和刘少奇的电话邀请去当时中央工作委员会驻地西柏坡汇报情况,汇报之后,朱老总和少奇同志告诉他,中央12月会议即将在陕北杨家沟召开,要他前去参加。于是,陈毅又马不停蹄赶赴陕北。
当时的中央一分为三:*主席和*、任弼时在陕北坚持斗争,刘少奇和朱德率中工委先期到达西柏坡,而叶剑英和杨尚昆则率中央后方委员会在晋西北活动。
陈毅不再乘坐自己的车子(就是孟良崮缴获张灵甫的那天辆吉普车),改乘中工委的车向陕北进发,他经五台山,过雁门关,出长城,过黄河,有时乘车,有时骑马,有时步行,有时遇到大雪封山时根本无法前进,只有暂时停下来。等他结束鞍马劳顿于1948年1月7日到达陕北杨家沟时,12月会议已经结束10天了!
陈毅和*
陈毅这一次到中央的路上,和两年前那次有着巨大的不差别。两年前他正经历一个心绪上的低谷,现在完全不同了,他是全国各大战区中战绩最好的司令员,尽管林罗的东北区发展也很迅速,经济总量上升到全国第一,但就打仗而言,还是华野更强。由于各单位的热烈欢迎,他一路做了很多场报告,在这些报告中,他做了一个预判:我们将很快取得战争的胜利,不是原来认为5年或10年,而是只要1年、2年,最多3年!
这是一个大胆的预判,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这个判断甚至比*主席的预判更早!
到达杨家沟之后,陈毅虽然没赶上12月会议,但还是有极大的收获。
当时办公厅给他安排的住处离*主席和*副主席的院子很近,主席对于老友陈毅的到达非常高兴,大大“犒赏”了他一番,席间有鱼有肉,相当丰盛,鱼是贺龙专门让人从黄河以东弄来的。席上作陪的都是老朋友,当然也都是重量级的大人物,除了*和周副主席外,还有任弼时、彭德怀和贺龙等*。
肉也吃了,酒也喝了,会也开了,报告也做了,于是进入正题,主席正式向陈毅交代了一个新的绝密战略任务:陈毅和粟裕率军过江,在江南开辟新的根据地。
其实,早在半年之前,即中央派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时候,也曾有过想法,由华野的叶、陶两纵过江作战。如今半年过去,情况已经发生根本改变,刘邓大军打到离武汉很近的大别山,威胁长江,此时如果再派几个纵队过江作战,效果无疑会更好。
而且,刘邓大军经过半年转战,处境相当困难,大敌当前,面对的都是敌军精锐,包括中央军嫡系的邱清泉第5军、胡琏的第18军以及桂系最凶悍的主力第7军等,如果陈粟大军此时过江作战,肯定会吸引一部分敌军南援,从而有效减轻刘邓大军的压力。
因此,一直有下江南之意的陈毅当然对*主席的这一大手笔举双手赞同。
粟裕和陈毅
下江南,还是留在江北打大的歼灭战?*主席和陈毅在杨家沟商谈了过江作战的三个具体方案,就给粟裕发电报商讨此事,明确说明了这一战略计划的绝密性,除了粟裕和前委成员外,只能让参与作战的叶、王、陶三人知道,其余人一律保密。
陈毅临动向返回部队前,主席亲笔写了一个手令交给他。手令上就是这次渡江南下的人事安排:成立东南*军,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兼副政委,同时东南*军第1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也是粟裕,副司令员兼副政委由叶飞担任。
2月2日,办公厅为陈毅设宴饯行,2月4日,陈毅离开杨家沟踏上归途。
此时的陈毅心情极为舒畅,大战在即,江南形势将为之一变,全国胜利将很快到来。踌躇满志的陈毅诗兴大发,写下了那首著名的七律《失题》:
小住杨沟一月长,评衡左右费思量。
弯弓盘马故不发,只缘擒贼要擒王。
北国催枯势若狂,中原逐鹿更当行。
五年胜利今可卜,稳渡长江遣粟郎。
杨沟就是杨家沟,这里离李自成的出生地李继迁寨不太远,大约百里之遥。
这首诗颇有当年李商隐的风范,只不过,李商隐写的是讽刺诗,讽刺北齐国主高纬的昏庸无疑,而陈毅却是抒发胸臆,大气磅礴,信心百倍。特别是最后一句,“五年胜利今可卜,稳渡长江遣粟郎”,五年是指原来的预计,从中原突围开始算,五年取得全国胜利,这个胜利如今要实现了,靠的是过江作战,靠的是年轻有为的粟裕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