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飞、丁秋生、韦国清、邓子恢、陈毅、唐亮、粟裕、陈士榘和谭震林
其实,刘邓还看中了一个位在邓子恢之上的人物,此人就是华野司令员兼政委陈毅。
但在1948年2月那份向中央要邓子恢的电报里没有提陈毅,为什么呢?因为当时陈毅正在从杨家沟赶回濮阳的路上,中央既然已经确定由陈毅担任即将成立的东南*军司令员兼政委,他很快要和粟裕离军过江作战,刘邓自然不可能再要陈毅来中原。
在得知*主席已经离开陕北,而陈毅也回到濮阳华野总部,特别是后来他们知道中央同意了粟裕的建议暂不过江,而是集中兵力在江北打大的歼灭战后,刘伯承和*非常兴奋,他们马上给中央发电再次要人,这次要的不仅是邓子恢,还要陈毅。
在给中央的电报中,刘邓说,中原辖区甚大,领导力量极嫌薄弱,3部分*军在20万人以上,如果粟裕迟出,则达30万;军区武装约为20万人,亦须统一指挥及供应。
因此,刘邓给了中央一揽子建议:首先,以陈毅为中原局第一副*;其次,组织中原军区,关于陈毅的军职有三个方案,第一,陈毅为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司令员,第二,陈毅为军区与*军第二政委;第三,陈毅为军区第二政委兼*军政委。
在刘邓的建议中,以*主要负责中原局的工作,刘伯承和陈毅主持军事,邓子恢则担任第二副*,主持后勤、地方和财经工作。
建议的下面,刘邓还非常细心地加上了一句:不管哪种形式,陈毅同志华野职务不变。
陈毅、刘伯承和贺龙
刘邓的建议非常仔细,给陈毅的全是高级职位,或是*军司令员,或是*军政委,这证明在刘邓的心目中,陈毅的地位相当突出。当然,你从人情世故的角度出发来解读这个安排也很有道理:陈毅是华东军区和*军的双料司令员,又是华野政委,地位不在刘邓之下,这样一个重量级的人你要来了,自然不可能委屈人家当副手——就算要当副手,话也得中央说,而刘邓不能说。
*主席接到刘邓的电报后,思考了很久,他给刘邓说,陈毅和粟裕将到中央来商讨叶王陶纵队过江作战问题,你们提出的问题到时一并讨论。
在陈粟已经到达城南庄,主席已经向陈毅和粟裕说明将调陈老总前往中原的时候(也就是在此时,粟裕向主席提出“华东离不开陈军长”),刘邓又发了第三封电报向中央要人,这一次,他们的建议更加具体,还要了一个比陈毅级别更高的人物:
第一,请彭真担任第一*,陈毅和*分任第二、第三*。
第二,陈毅为中原军区第二司令员兼中野司令员。
第三,粟裕如暂留中原,则兼任军区及*军副司令员。
在这三次向中央的要人电报中,要的人一次比一次地方高,先是邓子恢,第二是陈毅,这一次又提出要彭真,彭真是政治局委员,地位又在陈毅之上。
*、陈毅、彭真、杨尚昆和李富春
陈毅、邓子恢率数千干部,驰援刘邓。如果说第一次要邓子恢还属于比较好理解的话,毕竟刘邓刚出大别山,处境极其困难,经济后勤几乎无法供应,而邓子恢正好是这方面的强手;但第二次要陈毅就比较奇怪,而要彭真的时候就更匪夷所思,刘邓这是为什么呢?
要陈毅来名义上是加强军事领导,但军事已经有了刘伯承在,陈毅虽然是公认的军事家,但毕竟和刘伯承的指挥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彭真就更奇怪,他的专长是党务,在*已经是中原局*的情况下,再要彭真来,看起来并无道理。
几天之后,城南庄会议结束,对刘邓陈粟四人来说,确定了跟他们有关的两项大事件:第一,陈粟不必带兵过江,而是留在江北的大的歼灭战;二是陈毅调中原工作,粟裕任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委。
城南庄会议后,中央给刘邓的电报中,对中原工作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可谓“慰勉有加”:一年来,你们率先深入敌区,展开全国进攻的胜利局势,虽部队本身稍有削弱,但艰苦任务的坚决执行,我们正以你们为模范,要求全党全军均向蒋管区,将战争引入更深远的敌后……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胜利完成中央交给的战略进攻任务,彻底改变中原战局,这是以自己的重大损失为代价的。在这个过程中,刘伯承司令员更多从军事角度,而小平同志则更多从政治角度来理解此事,他们二人又具备不同的工作作风:刘伯承号称“当代孙吴”,打仗有智慧,善打巧仗,不主张硬拼,战损大了会非常心痛;而小平同志作风强硬,雷厉风行,一切以完成战略任务为目标。
刘邓的组合自从1938年正式开始,已经差不多有十年了,两人肝胆相照,可谓黄金组合,但在大军兵出大别山的时候,两人在战损问题上出现分歧。再说,此时的中原也确实急需大批干部,因此,刘邓才提出要邓、陈、彭三人:要邓子恢是解决具体问题,特别是地方工作和财经;陈毅是多面手,在军事上可以辅助刘伯承,在中原局能辅佐*,还能在刘邓之间做协调;而彭真如果来的话,更多是主持党务工作。
所以,彭真不可能来,一来是他本身另有要职,二来他和*作用类似,而且强硬的作风也高度相似,主席怎么会把这么重量级又作用一样的人重复安置?如果那样的话,彭真也不用离开东北局了。
再联系城南庄会议后,中央对刘邓的“慰勉有加”,就多多少少能体会出刘邓要人的用意了。
粟裕、*、刘伯承、陈毅和谭震林
发上述电报的同一天,中央对中原解放区重新做了定义:陇海路以南,长江以北,川陕以东(直到大海),都是中原辖区——中原区之广大无垠,几乎是无法想象。
中原区几位主要领导分工如下:
中原局第一**,第二*陈毅,第三*邓子恢,成员由刘伯承、李先念、宋任穷、粟裕、陈赓等12人组成。
中原军区以刘伯承为司令员,政委*,第一副司令员陈毅,第二副司令员李先念。
中原*军以刘伯承为司令员,政委*,第一副司令员陈毅,第二副司令员李先念。
陈毅同时仍担任华野司令员兼政委——世人皆知陈毅能保留华野的名分是粟裕的功底,但很少有人知道是刘邓先在电报中坚持陈毅在华野职务不变的。
在准备到中原上任的日子里,陈毅把当年在孟良崮缴获张灵甫的一支勃朗宁手枪和一套铝合金折叠桌椅送给了前来华野视察的朱老总,又把一台交直流两用收音机托人送给*副主席,在给周副主席的信中,陈毅强调了一句:“明日即西去,毫无企图留部队之意,并望将来能随军入川。”
5月30日,陈毅和邓子恢率部离开华野前往中原,刘邓对他们到来极为欢迎,派陈赓率队亲自迎接。跟随陈毅和邓子恢支援中原的华野干部,先后高达4700多名!
陈毅和邓子恢的到来极大改善了中原的领导力量,整个中原形势很快明朗,半年之后,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就爆发了,其中,规模最大、也是歼敌最大的淮海战役就是由中原*军和华东*军联合发起的,这一战消灭敌军55万,从此胜负已定,解放战争进入到了风卷残云、摧枯拉朽般的收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