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神探狄仁杰》的视迷,每一部都反复看了几遍,虽不能说没有瑕疵,但是瑕不掩瑜。每一案件逻辑清晰,思维缜密,加上梁冠华老师的演绎,简直就是狄公复生。《神探狄仁杰》的台词功底深厚,足见编剧深厚的文学造诣。特别是在《神探狄仁杰》的第三部,有一段诗歌对白,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狄仁杰深夜奔走,路过荒山古堡,在古堡中借宿的时候,与堡主王蔷的对话。
王蔷:“烂柯终年无人行,意外今日远客迎。莫道深山无知己,贵人临堡夜风停。”
狄公:“夙山留凤凤自停,贱客远游似浮萍。忽闻一阵香风过,吹来贵主好门庭。”
我查了一些资料,没有找到关于这两首小诗的记载,要不是编剧阅读广泛,就是编剧才华横溢。看似简单的两首打油诗,其实包含了烂柯,知己,浮萍等意象,对仗工整,押韵合辙。浮萍更是中国古人常用的意象,浮萍生于水中,虽有须根,但是并不能固定,而是随波荡漾,随水而行,漂流无定,因此浮萍常被最为流离失所,漂泊无定。
曹植有一首关于浮萍的诗,就叫做《浮萍篇》,前两句就是“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浮萍寄居在流动不拘的水中,一阵风推波助澜,浮萍也要随着水流漂泊,从意气风发,才高八斗,即将接任魏王,到寄人篱下,生死不定,悲苦交加,曹子建郁闷终日,诗中满是忧愁。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有两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家国与自己的处境相联系,国家如同风中之飘絮,自己如同雨中之浮萍,都是飘摇不定。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有“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之叹。文人有文人的浮萍,中医有中医的浮萍,浮萍却也是中医常用的一味中药。
《神农本草经》作为现存最早的本草学专著,在该书中就记载了浮萍的功效,总结的经验已经比较全面,说明中国先人对浮萍的认识,在《神农本草经》成书之间就颇为全面。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浮萍:味辛,寒。主暴热身痒。下水气,胜酒,长须发,止消渴。
浮萍生长于水中,水为阴中之阴,性寒,而有向下流动的趋势。浮萍一生都在水中,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浮萍被水性濡染,因此性寒凉。
浮萍须根在于水下,以汲取营养,而叶在水面上,因此浮萍既可以走表,又能够走里。而以叶子为大,因此走表的功效更多一些。这是中医的意象思维,“以表走表”,治疗多种皮肤疾病。发汗的力量比较强,在治疗外感病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治疗风热邪气侵袭肌表比较适宜,但亦可配伍发散风寒药物,治疗外感风寒。经方名家曹颖甫老先生,就曾以桂枝汤加浮萍治疗外感风寒而汗出不多的患者。
浮萍有祛风的功效,是皮肤科常用的药物。不单因为浮萍可以解表,而且浮萍有止痒的功效,但是都要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不可因为浮萍止痒,遇到瘙痒就用浮萍。在《养生必用方》中用以治皮肤风热,遍身生瘾疹,便用浮萍、牛蒡子研粉,以薄荷汤送服,发散风热治疗风热引起的瘙痒;在《丹溪纂要》中治血虚引起的瘙痒,便是用浮萍末同四物汤煎汤调下。因此《神农本草经》中首要的功效便是“主暴热身痒”。
浮萍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透疹,意为将疹子从体表透出体外。由于现代医学对于麻疹的控制,现在麻疹已经不多见,浮萍治疗麻疹用武之地已经不多。但是尚有许多其他原因引起的皮疹,凡是外感邪气引起,可以辨证选用浮萍治疗。
浮萍不仅仅可以解表,还有利水祛湿的作用,《神农本草经》称之为“下水气”。因为浮萍生于水中,自然不惧怕水,叶在水面上,而须根伸进水肿,因此浮萍外可以开肺气,内可以通膀胱之气,从而治疗水肿,中医将这种治疗方法称之为“提壶揭盖”,用发汗解表的方式利小便,可以说是中医的独创,正是中医智慧的体现。
历代名医有许多以“提壶揭盖”法治疗水肿的案例,此处便不详细列举,方剂也枚不胜举,《千金方》中就有但以浮萍一味药物,治疗水肿的记载,这种水肿必然是兼有表证的,很多人简单浮萍利水,见到水肿便用浮萍,用了没有效果就责怪中药,责怪中医,中医何其冤枉!
浮萍在水中须根交错纵横,如同人体毛发,根据中医的思维浮萍同样可以治疗毛发脱落,但究竟能不能治疗就需要验证,经过验证以后确认浮萍能够治疗毛发脱落,因此才有了《神农本草经》的记载。《本草经疏》论述了浮萍治疗毛发脱落的原因,“血热则须发焦枯而易堕,凉血则营气情而须发自长矣。”浮萍可以清热凉血,能够使血液发挥濡养的作用。《太平圣惠方》中用干燥的浮萍末,吹入鼻中,治疗鼻出血(鼻衄)。这也是利用了浮萍可以清热凉血的作用。
对于浮萍治疗消渴病,是因为浮萍性寒,可以清热,能治疗因为热邪灼伤人体津液导致的消渴病。在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有浮萍丸一方,用干浮萍与栝蒌根等分,浮萍可以清热,而栝蒌根不但可以清热,而且可以生津止渴,也是治疗消渴病的一个主要药物。但是治疗以浮萍治疗消渴,临床运用不多,亦有许多疗效更好的中药代替。
浮萍是常见的水草,生命力顽强,遍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浮萍。在养殖人的眼中它是良好的饲料,可以喂养鸭、猪、鱼,而且价格低廉,方便易取;在文人眼中,它跟随诗人的心情而变化,有时是漂泊不定的象征,有时却又为游玩增添一份趣味;而在中医手中,它是治病的良药。
自然界的每一种东西,都有自己阴阳的偏性,因此可以调和人体的阴阳之偏。中国古人认真观察身边的每一种事务,分析药性,亲自试验,总结出药物的功效,让我们向这些先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