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中,《山海经》一直是令人痴迷的存在,它记述了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的山川、动物、植物、矿物、历史、风俗、神话传说等内容,为我们了解上古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堪称一部“上古文化的百科全书”。在《山海经》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被历代文人取材加工,成为流传甚广的神话传说,还有一些直接进入到现代影视剧中,为艺术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在《山海经》中是如何被记载的吧。今天小编跟大家一起聊一聊山海经中狐仙,狐仙有四个分支,分别是青丘狐,涂山狐,有苏狐,纯狐。
青丘狐
电视剧《三生三世》中一开头便交代了青丘狐族的来历,“父神”身归混沌后,仅存的上古神族便只有天族、狐族和凤族。青丘亦有五荒,分管他们的就是青丘狐帝白止的五个子女,后来白浅嫁去天族,帝姬凤九成为了东荒的女君。
青丘位于今山东菏泽市境内,高青县境内,江苏境内皆有。青丘狐应该是狐族中名气最大的。
《三海经》中说到:又东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䨼。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意思就是说:再向东三百里是青丘山,山的阳面有很多玉,山的阴面有很多可作青色颜料的矿物。山中有一种兽,它的形状像狐狸,有九条尾巴,叫声像婴儿啼哭。
涂山狐
传说大禹的妻子涂山氏正是九尾狐的化身,当时大禹为了治水,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娶妻,当时古人的寿命很短,五十岁都到了知天命的地步,三十岁相当于已经过了人生的一半。
经过涂山的时候,大禹听说了一首涂山歌谣:“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于家室,我都彼昌”,大意是说谁见了九尾狐就可以称王,谁娶了涂山女子就可以子孙满堂。于是他便去求娶了涂山女子娇为妻,果然后面当上了首领,而且子孙昌盛,后世还建立了新的王朝。
有苏狐
南北宋时期,九尾狐的形象便开始妖化,早有文人将褒姒比作九尾狐,明代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九尾狐更是祸国殃民的主,有传闻是纣王对女娲无礼,亵渎神明,女娲大怒,派了九尾狐、雉鸡精、琵琶精来惩罚纣王。
九尾狐附身有苏氏女子妲己身上,成为商纣王妃子,让纣王沉迷美色,不理朝政,乱*忠臣,建造“酒池肉林”玩乐,最终使商朝走向灭亡。
在屈原《天问》中,记载了一纯狐氏之女,名曰眩妻。她与寒浞一起谋*了后羿。(浞娶纯狐 眩妻爰谋 何羿之射革 而交吞揆之)
纯狐
寒浞与纯狐合谋,在三年时间内,陆续害死了后羿的亲信大臣武罗、伯因、熊髠、尨圉等人。到后羿十九年(己卯,前2022),朝中的大臣几乎都成了寒浞的死党。寒浞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打算找机会*死他。不久,他与纯狐通奸时,被酒醉后的后羿捉奸在床。后羿盛怒之下欲*死寒浞,但他哪里是寒浞的对手,反而被寒浞把他*死在寝宫的床上。寒浞随即升殿宣布了后羿的罪状,然后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寒,立纯狐为正妃,以庚辰年(前2021)为寒浞元年。
狐狸在先秦两汉的地位最为尊崇,与龙、麒麟、凤凰一起并列四大祥瑞之一。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青鸟并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还有人总结说狐狸有三德:毛色柔和,符合中庸之道;身材前小后大,符合尊卑秩序;死的时候头朝自己的洞穴,是不忘根本。由此可以推论,狐狸在夏至汉两千多年的日子里,是生活得非常滋润的。
汉代以后,狐狸精作为祥瑞的地位急剧下降。先前对狐狸的好话全没了,剩下的都是些不体面的词,如狐疑、狐媚、狐臭之类,都快成为贬义词大本营了。长此以往狐狸精就成了生活作风出问题的代名词,成了著名的淫兽,至今仍未翻身。
汉代的狐仙故事较为原始,极少有积极意义,狐的神通魔力也有限。到了魏晋南北朝,狐狸才开始人化,变得法力无边,还获得了人的感情和智力。
宋代,民间还出现了“狐王庙”《聊斋志异》更是集狐仙之大成,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蒲松龄笔下的狐仙们,集人类全部美德于一身,成为人类的好朋友,它们强调友谊、尊重真情,反而比人类更可爱。
因正道之道教衰微,在民间有狐仙信仰,以乞求狐仙保佑食物年年不断。民间也多有狐仙下马的说法,即指七窍全开之人被狐仙附身后,可预测凶吉。
(文章参考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