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观后感3000字,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0 04:10:54

黄仁宇(1918年6月25日-2000年1月8日),华裔美籍历史学家,教授、学者。1918年6月25日出生于湖南长沙,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上州的医院,享年82岁,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畅销书。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3000字,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1)

《万历十五年》是他影响最大的著作,他的“大历史观”为整个学术界所熟知。好的历史著作可以让人从中读出悲悯,不管多少人质疑批判他的观点,但是单从这一点我觉得他是一部好的历史著作。无论是“非暴力不合作的”万历皇帝,还是调和阴阳的申时行,玩转阴阳的张居正,在道德代替法律的明朝都各自有着各自的悲剧,让我们心生悲悯。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3000字,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2)

《万历十五年》以:“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开篇,用七个篇章对七个人物做了重要论述,没有传奇,没有演绎,只是用冷峻的笔触,纪实的手法,为我们剖开了万历十五年那个横断面,大故事套小故事,栩栩如生的展现人物的冲突,发人深思,宛如作者坐在对面娓娓而谈。

“非暴力不合作”的万历皇帝

从皇帝到臣僚都彼此心照,朝廷上的政事千头万绪,而其要点则不出于礼仪和人事两项。仅以礼仪而言,它体现了尊卑等级并维护了国家体制。所以皇帝作为最尊贵的人,必须遵循礼法,而礼仪作为皇帝权力的表现形式,是皇帝必须经常参加的活动,并且有一套体现权威的程序。

儒家学说起源于春秋战国的孔孟,兴盛于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中兴于“存天理,灭人欲”的朱熹,在北宋时面对正统地位的质疑,统治者不得不利用儒学来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有别于辽国。所以儒学在朱熹的手里得到长足发展,到了明朝已经成为绝对的主流思想,知识分子要想做官,必须读《四书》、《五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儒家知识分子的利益集团,他们用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体系代替法制成为维护国家体制工具。

皇帝权力的合法性及权威来自于儒家的礼仪道德,所以皇帝要做礼仪道德的楷模,用圣德明智来显示皇帝的不同之处,通过繁琐的程序来彰显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君权神授的威严,而这些礼仪道德的解释及程序的设定都掌握在儒家知识分子的手里,他们明确的规定了那些事情皇帝必须做,那些事情皇帝不能做,只要按照他们设定了礼法做就是明君,要是破坏他们的设定,就是昏君,在礼法上你就不合格了,他们就有权力上谏,规劝、斥责皇帝了,皇帝要是恼羞成怒,把上谏人*了,就成全了他忠诚耿直,直言进谏的美名,而他身后的文官集团就会给在史书上给你重重的记上一笔。

皇帝的主要使命是敬天法祖,也就是敬重天道,效法祖宗。敬重天道就是要按照儒家的行为规范去做事情,违反就是推翻自己权力的合法性,因为你的权力来自于儒家的天道。所谓的法祖,就是效法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一个工作狂,精力极其旺盛,据说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他在早朝之外还有午朝和晚朝,规定政府各部有一百八十种事项必须面奏皇帝。同时朱元璋还是一个宠溺子孙的人,他将国家方方面面的制度都规定好了,子孙照着做就行了,老朱同志犯了严重的唯心主义错误,时代在变,有些制度对以后根本不适用,舐犊情深太重,同时,老朱也高估了自己的子孙,不是每一个人都像他那样每天精力都很充沛的,他的子孙有的连每天的早朝都坚持不了,所以法祖成为明朝皇帝巨大压力,并不是不想,而是力有不逮啊。

明朝这个国家机器的运行,是道德礼法在维持,而皇帝只需要参与各种礼仪确定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仁义礼智信的典范,皇帝只是一个象征的牌位,供全国臣民学习瞻仰,这样就把皇帝限制在道德礼法的笼子里,没有一点自由,但是皇帝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有七情六欲和喜怒哀乐,没有办法完全践行儒家的那套仁义礼智信,想挣脱这个笼子,但是以失败告终。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3000字,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3)

万历皇帝也曾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志,刚登基的一切行为都符合一个明君的标准,励精图治,宽厚待人,但是后面慢慢发现自己的努力几乎是白费,因为既得利益的文官集团只把他当一个象征性的牌位供起来,但是要处理国家事务,就不需要他了,自有他们的道德体系去评判。虽然名义上是全力最大的人,但是其实一切事务都有处理的规则及结果,只是借他的口说出来而已,没有一件事情他能够自有做主的,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死后和谁合葬,自己立谁为太子都不能决定,他灰心了,失望了,他被道德体系束缚着手脚,面对可恶的文官集团,面对他们指责,批判,即使再生气也不能*了他们,如果*了他们不仅成全了他们的美名,也使自己成为了一个昏君,被他们口诛笔伐,事情不能由我做主,你们我们惹不起,我只有躲了,所以万历皇帝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做法与官僚集团对抗,你们不是需要我吗,不是要利用我吗,不是不听我的吗,不是事情我都做不了主吗,那你们干去,我也不配合你们,我“躲到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玩转阴阳的张居正

张居正,明朝政治家,改革家,提出“一条鞭法”,推行新政,是万历皇帝的老师,内阁首辅。他是一个玩转阴阳的人,阳的一面成就了不朽的功胸,阴的一面使后期墙倒众人推,遗祸子孙。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3000字,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