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2000字,论语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500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0 04:41:46

书名:《论语》

作者: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大体内容:孔子和他的弟子在做人、处世、治国理政方面的语录,孔子对商周文化的看法和儒家核心“仁义”思想的概述。阅读感想:《论语》这本书由孔子和他一部分弟子的语录构成,从中我们不但能看出儒家的部分政治主张,还能了解到孔子这个人的思想与追求。

在孔子的标准中,君子应该秉承着“仁、忠、恕、孝”等理念。在弟子问他有什么可以终身秉承的理念是,他回答了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孔子认为人与人是平等的,君子不应该把自己不愿意的事强加在他人身上(通常是身份地位低的人)。

回顾历史,法国《人权宣言》和美国《独立宣言》也将人人平等作为一项法律的核心内容。而孔子把这一理念作为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要点,在道德上约束人们,试图让当权者、地主和官僚通过提升自己内在修养来实现人人平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学派的的一大特点——用道德去教化所有人。

《论语》一书极少提及法律与刑罚,而是采取”君子应当怎么做“的劝教方式来劝说他人修身。

也因此,儒家的方法在人人谋私利的春秋战国时代无法贯彻。

在治国方面,孔子十分看重百姓与农业。他反对季氏对百姓的过度剥削,并认为君主等贵族应该生活简朴,讲究仁义起到对人民的表率作用。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孔子认识到了人民的重要性,主张减少剥削来稳固统治。尽管他的主张仍具有一定局限性,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思想已经超出了那个时代。

孔子通过对夏商周三朝的分析得出“天子掌权,天下安稳的时间就长达十世;诸侯掌权,天下安稳的时间就差不多五世;而臣子掌权安稳的时间就更短。”因此,他无比推崇周朝的礼乐制度和尧舜禹等人的品德,认为无论如何天下应该归属于天子,诸侯不能逾矩夺权。

孔子这种通过分析前朝来推断出最佳的治理天下的方式也是一种唯物客观分析方法,美中不足在于样本较少,人人平等的观念只是在道德方面形成,没有进一步推广到全体人民。

并且孔子没有提出天下太平的根本矛盾——阶级矛盾。这不只是孔子思想的局限性,更是封建主义社会的局限性。不过他重视农业,鼓励发展生产力,认识到资源分配不均、地主剥削平民的部分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中含有一定共产主义的概念。这些也足以论证他的伟大。

纵观《论语》一书,可以看出孔子不但是一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一个改良主义者。《论语》中关于法律的语录屈指可数,孔子也很少谈论到“战争””军队“等话题。他希望统治者们停止过度剥削,人民服从统治,天下停止战争。

但这一切都是他作为理想主义者的幻想,这些在诸侯割据的年代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宣扬他的理想主义的同时,孔子也深知这些难以实现,但他仍旧坚持他的理想,因此我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却不是一位优秀的改革者。

尽管认识到百姓才是根本,孔子依旧没有摆脱封建主义的思想,游走于各各统治者之间,期盼他们实施仁政,放下野心。生活在当下,人治比不上法治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事实。

但孔子依旧推崇人治,保留各种封建阶级。因此他对于政治复古的主张,是不会实现的。而他对于”君子“的品质要求,不适用于当时也不适用于现在,却可能适用于人人都能接受教育,实现个人价值,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未来。

经典片段:

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2.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5.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8.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读书笔记2000字,论语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500字(1)

9.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