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第一次吸引到我的眼球,是因为它是2016年清华大学赠送给新生的一本书。清华校长的推荐词这样写道:梭罗展示了“一种物质上简朴至极、精神上丰盈充实的生活状态”,并希望新生在阅读中体会梭罗“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
对于清华,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萦绕心间,这种情结,或许每一位学子,甚至是每一个华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点,有的来自于“得不到的在*动”,有的来自于对中国第一学府的敬仰,不管怎么说感谢清华的推荐让我记住了这本书,而真正开始阅读它,却是在4年后的疫情期间,读过之后,不得不感谢这本书迸发出的力量。
今天来分享这种力量,如能抛砖引玉,让我们安静的想想人生,或者在“想静静”的时候,真的能宁静下来,也不算徒劳无功。
天妒英才,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梭罗1817年7月12日梭罗生于康科德城,1837年20岁毕业于哈佛大学,回到家乡执教两年,然后在大作家爱默生家当学徒和助手待了两年,1845年28岁的梭罗,单身只影,拿着一柄斧头,走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里,独居了两年多,安安静静的写下了散文集《瓦尔登湖》,1862年病逝于康城,年仅44岁。他的一生是如此之简简单单而郁郁葱葱,如此孤独寂寞而芬芳传世。可谓是天妒英才,然而又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很多人在读过《瓦尔登湖》之后,总会有一种想立即提起斧头,独自一人走进孤山,在泉水间孤独宁静的生活的想法,生活也不过如此简单,然而很多时候也只是想想,而行动者几乎没有。其实那也只是一瞬间的想法而已,推荐这本书,或者说梭罗写这本书的本意也不是要鼓励大家跟他一样走进深山独自过活。
心中有佛,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心中无佛,做了和尚,批了袈裟也是枉然。宗旨是向内心深处的思考,向灵魂净土的追寻,不被世俗观念羁绊的宁静,不被生活琐事打败的力量。内心的强大才有力量支撑外界的纷杂。这就是我读完《瓦尔登湖》收获最大的地方。
有房不是家,然而应该拥有它在"经济篇"中,梭罗描绘了极简生活必需品,真的可以简单到跟原始社会一般。然而纵观当今社会,走起是现在中国的八零九零一代,有无数的人被房贷压的喘不出气来,从原来的"蜗居",看哭无数的人,到现在的同样很火的"安家",还有随处可以看到的,"要娶我女儿,先得有房有车有彩礼"等等各种,不禁让我思考:有房就有家了吗?
事实上不是的。有房不代表有家,这是可以肯定的。换一个角度,房子是安全感和虚荣心的需要,而不是家的必需品。首先我们得看清这个事实。那是不是就不需要房子了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要不梭罗自己建房子不就是啪啪打脸了。房子作为安全感的代名词,作为家的落脚点,我们应该努力拥有他。尤其是男人,更应该承担起这份责任,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前进的动力。这样才能误入歧途,应该先有爱,先有家,再追求房子,车子,奢侈品……有房不是家,然而应该拥有它。
在黎明前出现,让生活的目标崇高些梭罗这样写到:"我虽然没有具体地助日出一臂之力,可是不用怀疑,在日出之前出现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传播给人类的是我们的勇气,而不是我们的失望,是我们的健康与舒态,而不是我们的病容"……这样的名言警句很多很多(上文有总结,感兴趣可以查阅),每一次夜深人静的时候,读到这样的句子,灵魂深处总会有一种被电击的触动,有一种力量从内到外的迸发出来。
一场疫情,让我们关在家里,由刚刚开始的焦虑,到慢慢的疲惫,再到后来的无聊,再到后来自己静静的品味生活,到自己宁静的思考,我们的经济发展被迫踩了一个急刹车,我们的精神世界被迫的洗了一个澡,很多人已经开始怀念曾几何时最讨厌的"上班",很多人开始思考,"上班"除了提供工资之外的另一层意义,我们在开始思考精神层面的东西了,我们开始思考一些哲学问题了……
梭罗已经总结好了:"往长远看去,人类总能达到他们的目标,因此尽管事情一时之间是要失败的,目标还是不妨定得崇高些",疫情必然是要结束的,经济必然是要再发展的,物质生活必然是会越来越好的……
疫情过后,出现在黎明前,前进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