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讲智瑶以美男子的形象,集五项优点于一身,依然因为刻薄寡恩导致兵败身死,司马光由此大发议论讨论人的品质问题,忽然让我想起多年前看过《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朱伟写的一本书,书名叫《有关品质》,今天我们挑几个《资治通鉴》里的紧接着的一则小故事,来说说古人的品质。
(豫让画像)
智瑶兵败身死之后,赵无恤(即赵襄子)对他恼恨之极,死了斩首并不算完,还把他的头骨漆了之后,当作酒壶,这显然是过份了,人都死了,还要污辱身体。智瑶有个家臣,名叫豫让,他立志要为智瑶报仇(作为家臣的忠),于是,他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他怀揣匕首,伺机行刺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一悸动(所谓的第六感吧),马上拘问修整厕所的人,才知道是豫让,衣服里面还藏着利刀,豫让于是被赵襄子逮捕。审问时,他直言不讳地说:“我是想替智伯(智瑶)报仇!”侍卫要*掉他。赵襄子说:“他是义士,我愿意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士啊。”(智伯死无后,而此人欲为报仇,真义士也,吾谨避之耳。)最后还是把他放走了。
(豫让食碳)
豫让这并不算完,大概过了不久,豫让为便于行事,顺利实现报仇的意图,甚至不惜把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烂得像癞疮(改变外貌),吞下炭火使自己的声音变成嘶哑(改变声音),他乔装打扮使自己的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路上遇见他的朋友,辨认出来,说:“你不是豫让吗?”回答说:“是我。”朋友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事,难道不是很容易吗!”(朋友给出的主意,你赞同吗?)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掉人家,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可不愿意这样做。我知道我现在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他认为那样做有悖君臣大义。决不做有违忠诚二字的事,尽管那样更容易达成他想做的事。
(豫让举鼎,旁边称赞的就是智瑶)
接下来,豫让在一次赵襄子出行的必经之路的一座桥下埋伏了准备行刺,结果赵襄子走到桥的附近时,马突然受惊,赵襄子于是安排人搜查,在桥下发现了豫让,又捉了起来。一问,还是豫让,赵襄子这次没有放过他,下令*了豫让。
《资治通鉴》里记载豫让的事情相对简单,其次《史记》中的第86卷刺客列传记得更清楚些,豫让再次被捕之后,赵襄子问他:“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你原来不是曾经服侍过范、中行氏吗,为啥智瑶灭了他们,你却不替他们报仇,反倒要待奉智瑶呢?豫让的案很简单: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那些把我当成一般人看待的范、中行氏,怎么可以相比呢?接下来的事情就有点传奇色彩了,豫让被捕将死的时候跟赵襄子说,我反正要死了,我有个请求,你把你的衣服拿来让我拿剑刺几下,算是应了我报仇的事,我就死而无憾了。(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赵襄子答应了他,豫让于是“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报智伯矣!遂伏剑自*。”何等悲壮!于是,他死那一天,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侠士豫让)
上一段中的黑体字引自《史记》,足以说明豫让的忠诚品质。这是成语“斩衣三跃”的来由。《战国策.赵策》里还有这样一段话: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虽然这话也在《史记》里有载,但显然这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个词的来历。(《史记》成书较早,但《战国策》中的某些故事记载似乎早于《史记》。)这句话,成为我国古代人民的传统信条,它反映了因为知音难得,人们为了报答知己,虽万死不辞的精神。尤其是知识分子,一方面是洁身自好,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凤非梧桐不栖”,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辅佐后主,鞠躬尽瘁,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向往、倾慕的典范,这其实与豫让的忠诚理由如出一辙,国士遇之,国士报之。
(豫让桥的石碑)
豫让刺*赵襄子藏身的那座桥后来被命名为豫让桥,传说有两处,其一在河北邢台市邢台县内(似乎这个传说的更具体些,在抗日战争期间被破坏,桥边记载豫让事迹的石碑,也在重修京广公路时做了桥洞基石。);其二在晋祠北一里处.因邻赤桥村,村以桥得名,豫让桥又被称为赤桥。是哪座桥,我们不再讨论,但显然,人们纪念豫让,纪念的是他的品质。这些品质同其他优秀品质一起,最终集合成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