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班后,林海音总是用自己微薄的薪水,给母亲和弟妹买点好吃的,比如糖炒栗子、坑枣等零食,然后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在微弱的灯光下边吃边聊。
“抱着一包热栗子和一些水果,从西单向宣武门走去,想着回到家中,在窗前的方桌上,家人围坐着剥食这些好吃的东西,心里盼望着,脚下不由得就加快了。”
正是因为林海音主动承担家庭责任,一家人相互扶持,一点也没有孤儿寡母的悲戚。
02两年后,17岁的林海音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正式进入《世界日报》工作,采访文教及妇女新闻。
就在这时,她结识了豪门贵公子——夏承楹(笔名何凡)。
夏承楹也是《世界日报》的骨干编辑,他出身于书香世家,父亲夏仁虎是举人出身,曾任北洋政府财政部次长及国务院秘书长。不过北伐后,夏仁虎辞官隐退,以读书写作自娱。
夏承楹对林海音从小失去父亲,却以优秀的成绩念完北平新专,然后自立、认真工作、赚钱养家,心里很是尊敬。
渐渐地,他由欣赏转为爱慕。
当时,夏承楹和林海音共用一张办公桌,一个上白班,一个上晚班。
每天夏承楹下班的时候,他就在办公桌抽屉里塞满零食、水果,留给上晚班的林海音吃。
不久,他开始留字条,约林海音周末出去玩。
到了周末,他带林海音去看电影、吃西餐,然后去北海溜冰,或者去逛书店、听音乐,两人渐渐发展到谈婚论嫁的阶段。
夏承楹比林海音大8岁,无论是教育、知识水平或是家庭教育,都比林海音好很多。
而且,夏家一大家子好几房,连带仆人、车夫、厨子、裁缝,一共三四十口人,是个标准的中国式大家庭。
林海音要结婚前,林家的亲戚担心门不当户不对:
“你从与寡母弟妹相依为命的小家庭,嫁到有公公、婆婆和许多兄弟的三四十口大家庭能相处吗?”
林海音坦然地说:
“我跟弟妹能够和谐相处,跟夏家人也能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