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的农民老郑没想到,自己竟会因为生了一个女儿,在村里出了名。
1966年夏天,老郑的妻子又*了。这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老郑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让妻子生下来,毕竟家里虽然穷,但在那个年代,养育一个孩子不过是“添一双筷子”的事。
然而在*时,老郑就开始发现,这个孩子有些不一样——过去妻子*到8个月还能下地干活,而这次她才*6个月,就开始渐渐行动不便。
次年三月,小女儿郑海霞的诞生,解释了老郑妻子孕期行动不便的原因——郑海霞的个头要比普通婴儿大一圈。
那时老郑夫妻俩只觉得这个孩子看起来“胖乎乎的,很有福气”,未曾想到在之后的日子里,身型问题将长时间成为女儿郑海霞的困扰。
在三岁时,郑海霞的身高就超过了1米,和村里的同龄人比,她看起来又壮又高,甚至有些异于常人,那时村里就开始出现一些流言——老郑家的小女儿海霞是因为得了怪病,才长得这么高大。
当一个天赋异禀的生命被抛入俗世,首先迎来的往往并不是惊叹和赞美,而是流言与排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郑海霞,不怕吃苦。
为了保护郑海霞不成为大家口中的“怪闺女”,纵使在秋天农忙时,家人们也不愿意让她去地里干农活,每当这时,年幼的郑海霞就会偷偷挎着篮子去地里割草。
回忆起来,大姐郑秀芳说:“从小就挺能干,一直不怕吃苦。”
聊起自己的身高,郑海霞说自己纯属“基因突变”——她的父亲身高1米8,母亲1米6,除此之外,她还有4个哥哥姐姐,哥哥最高1米8,而姐姐最高则是1米63。
后来,郑海霞的母亲常会回想,自己在怀郑海霞时有没有吃什么特别的东西,最终促成了女儿的“巨人身高”。
但想了很久,母亲也没想到特殊的事情。
家人们那时盼望着,郑海霞的身高只是阶段性的,等过了生长期便会逐渐放缓,但没想到,郑海霞越长越高,到了12岁时,她的身高就达到了近1米8。
因为身材高大,母亲永远无法从村里的集市上替她买回合适的鞋子,所以那时郑海霞穿的鞋子,大多数都是母亲给她编的草鞋。
而每顿饭,郑海霞吃得也比其他家人们要多,每年她独自一人便可以消耗家中近26张粮票。
吃得多,力气也大,7岁时郑海霞便能搬动20多公斤的磨盘,那时在村里,她还获得了另外一个外号——“大力士妞”。
1979年,郑海霞12岁,这年暑假,哥哥看着身材高大的郑海霞发了愁。
一番思索之后,他分别给河南省体工队与商丘地区体校寄去一封信,信中他讲述了自己妹妹的情况,并试图为她寻找一些成为运动员的可能。
信里哥哥写到:“希望组织能帮我妹妹解决温饱问题,让她把草鞋脱掉,穿上布鞋和皮鞋。”
这封信改变了郑海霞的命运。
很快就有老师来到郑海霞家里进行考察,不久后她便进入了商丘业余体校,成为了一名篮球运动员。
之后,凭借着出色的身体条件以及篮球天赋,十个月后,郑海霞便被选入了武汉部队篮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