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真武图像变化的 “一线多元”格局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明代武神真武、古圣贤模样的文武神真武、古圣贤模样的文神真武、 天帝图真武这四种类型, 也基本概括了宋、元、明真武完成人格化以来所形成的几种基本类型。由武神真武→古圣贤模样的文武神真武→古圣贤模样的文神真武→天帝图真武, 这一图像发展系谱代表了宋代以来真武神图像发展的总趋势。 虽然宋、元、明三代全国各地真武图像千变万化, 但这种“一线”格局的总趋势未变, 故我们把这种趋势称为由武神向文神发展的“一线”格局。
“ 一线”格局的形成与宋、元、明三代皇室对真武的崇拜不断升温, 使真武的神性和地位不断提升有密切关系。真武在宋代刚刚人格化时, 多为披发仗剑、 脚踏龟蛇的武神形象。当他的神性发展到带 “帝”字号的大神时, 若还是披头散发, 挥拳舞剑的模样, 就与帝王的身份不相符了, 必须进行文官化、帝王化, 真武造像者适应这种变化塑造出来的真武形象, 当然就类似文官或帝王了。
宋、元、明三代真武图像“一线”格局的趋势虽然明显, 但这并不表示“一线”格局是按单线进化发展的, 实际上从宋代开始, 真武图像就已经呈现出 “多元并存” 的局面。 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 至少有以下几条:
1. 各地对真武形象认识的差异。人格化真武的塑造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基本定型的, 即使定型之后, 各地对真武 的认识还会存在微小的差异。
2. 帝王个人的喜好。 宋明两代都出现了按皇帝形象来塑造真武像的传说,不管这些传说有无根据, 帝王的喜好对真武形象,特别是对官样或官像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3. 道教派别的影响。 从宋、元、明真武图像的变迁来看, 道派塑像传统也对真武图像有明显的影响。
4. 地域文化传统的差异与画史脉络的不同。文化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不同地域文化传统和画史脉络所塑造出的真武图像不言而喻会或多或少留下当地文化的因子。
5.对真武神性需求的不同。真武是一个神性众多的神灵, 如北方之神、战神、水神、厌胜神、生殖神、司命神、福神、防火神、除疫免灾神、相术行、屠宰业的行业神等等。 神性需求的不同就会影响其形象的塑造, 如战神需要威风凛凛, 福神需要和蔼可亲, 神性的多元也导致了形象的多元。
6.造像媒材的不同。真武造像涉及的媒材众多, 雕塑类的如木雕、 石雕、玉雕、陶塑、瓷塑、铸铜、铸铁、铸金、铸银、干漆夹苎等。因为各种媒材都有各自的表现方式和图像局限,不同的媒材所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与所传达的意义也会不同, 这也容易造成图像的差异。
在宋初有关真武形象塑造的道教经典基本定型之后,这种图像变化的多元性局面其实对促进真武崇拜的继续发展十分有益。宋、元、明以来真武图像虽然呈现多元并存的局面, 但真武的披发跣足等基本特征一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 这些已成为了后人识别真武图像的重要依据。
可见,东西南北“四象”之中,北方玄武(真武)之所以脱颖而出,演变为备受人们尊崇的“大帝”尊神,是与宋、元、明三代特殊的政治机遇分不开的。宋代需要北疆的捍卫神,元代需要立国的肇基神,而明代需要藩王登大宝的护佑神!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