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教师节的诗,教师节的优秀诗句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3-21 22:37:56

四书五经,是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在古时,《四书五经》是儒学的基本书目,读书人必读这几部经典,相当于现在的教科书。

经过时光的洗礼,《四书五经》流传至今,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其中的思想、为人处世,依然值得一读再读。

四书五经精华100句,闲来读一读,孩子会终身受益!

适合教师节的诗,教师节的优秀诗句(1)

01

《大学》

1.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大学·第四章》

译文:身为子女,要尽力孝顺父母;身为父亲,要尽力对子女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尽力做到诚实。

2.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大学·第十一章》

译文: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

3.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大学·第九章》

译文: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

4.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大学·第十一章》

译文: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

5.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大学·第十一章》

译文: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

6.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大学·第一章》

译文: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

7.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大学·第十章》

译文:品德高尚的,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

8.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第七章》

译文:内心的所想一定会真实地表现到外表上,反映在行为中。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纵使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戒惕。

9.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第一章》

译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适合教师节的诗,教师节的优秀诗句(2)

02

《中庸》

10.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第二十章》

译文:向人求教称得上聪明,身体力行称得上仁德,懂得廉耻称得上勇敢。

11.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中庸·第二十八章》

译文:愚昧的人总是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往往独断专行。

12.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中庸·第二十章》

译文:仁就是爱人,爱自己的亲人就是最大的仁。义就是处事合乎情理,尊崇、敬仰贤德的人就是最大的义。

13.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第二十章》

译文:别人付出一倍的努力就能够成功的,自己就付出百倍的努力。他人付出十倍的努力能够成功的,自己就付出千倍的努力。

14.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第三十章》

译文: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

15.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中庸·第十四章》

译文: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安然自得的心态。

16.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中庸·第二十章》

译文: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

17. 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中庸·第三十三章》

译文:君子即使没有做出行动也保持恭敬的姿态,即使不说话也保持着诚信的心地。

18.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庸·第二十二章》

译文:如果人们能够赞美天地的化育之功,即能够欣赏和感激天地自然孕育万物、生长万物的伟大力量,那么就可以与天地并列为三。

19.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第一章》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适合教师节的诗,教师节的优秀诗句(3)

03

《论语》

20. 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篇》

译文:你应该努力做君子式的学者,不要使自己流俗为小人式的市侩。

21.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

译文: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如同浮云一样。

22.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篇》

译文: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23.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篇》

译文:花言巧语,满脸谄媚之色的人,很少会有仁爱之心!

2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篇》

译文:违反礼的事不看,违反礼的事不听,违反礼的事不说,违反礼的事不做。

25.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篇》

译文:鸟要死时,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要死时,说出的话都是善意的。

当生命之光熄灭时,一切“利害”都失去了约束力,人就会抛弃顾忌、流露真情,表现出超越利害、名利的人性的光辉。

26.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篇》

译文: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27.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篇》

译文:活着的事情都还没有弄清楚,怎么知道死后的事呢?

28.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

译文:一个人过于质朴,缺乏文采,就显得粗俗;文采过多,不够质朴,就显得轻浮。质朴和文采两方面结合得好,才称得上君子。

29.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篇》

译文:每天一碗粗粝的饭,一瓢清水,住在狭陋的小巷里,一般人忍受不了这种贫苦,而颜回却能安贫乐道,淡然处之。

3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

译文:见到一个品德能力超过自己的人,就要想着自己要努力跟他一样;见到一个不如自己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一样的缺点。

31. 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译文: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32.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篇》

译文:服事君主太频繁,反而会招来羞辱;与朋友相交太过频繁琐碎,反而会被疏远。

33.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篇》

译文:贫穷却不抱怨,是很难做到的,富贵而不骄纵是容易做到的。

34.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篇》

译文: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言行,又怎么去让别人端正呢?

35.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篇》

译文:我曾经整日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思考问题,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36.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篇》

译文:有仁德的人必然勇敢,但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37.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佚名《论语十则》

译文: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是君子应有的风度吗?

38.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篇》

译文:有了过错而不积极改正,这才是真的过错。

39.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篇》

译文: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

4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篇》

译文:心中有怒气不要迁怒他人,也不重犯同样的过错。

41.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篇》

译文:一味追求速度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42.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

译文:仁距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诚心为仁,仁就到来了。

适合教师节的诗,教师节的优秀诗句(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