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朝鲜(大韩帝国)说话清朝自然不怵,但是现在日本人来了,日本人知道,帮朝鲜抢地方就等于帮自己抢地方,于是事件立刻升级。
1907年,日本媒体和一些所谓“历史专家”竟放言,称间岛地位未定,《朝日新闻》直接说“间岛”为独立国,为“日、俄、清、韩利权争夺之地”。8月,日本殖民者组建 “日本统监府间岛派出所”,部署270多名军警,在当地建立统治机构,并以大韩帝国皇帝的名义要求朝鲜垦民不服从清朝统治。
伊藤博文更发布5条训令,妄称“间岛为韩国领土”、“韩人不可服从清国之裁”。
1908年10月12日清朝巡检约30人到间岛羽路洞发现韩人私自盖房,上前制止,与三名日本宪兵发生冲突,清人一死一伤,日人一伤。
随着冲突升级,中日双方开始解决这个问题(当时韩国外务已由日本处理)。
1909年9月4日,中日开始谈判,签定《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这是近代中国外交的一个难得的胜利,该条约明确规定了:韩国人所谓的“间岛”是中国领土(日本人换取了在南满洲修建铁路的权力)。
事后,清廷加强了对延边地区的管理,将原本设在局子街的延吉厅提升为“延吉府”。
朝鲜总督府
按理说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现在日韩合并了,清朝非常怕再生变故,尤其是延边地区还有大批朝鲜移民,这些人国籍不明,如果他们还是韩国国籍的话,现在直接就变成了日本国籍,这很容易给狼子野心的日本人口舌。
东三省总督锡良直接向上表示!
“日韩合并以后,彼国政府对于东省野心勃勃,已有经营第二朝鲜之想”——锡良
锡良的建议是,应立刻让朝鲜移民根据清朝《国籍法》(1909年颁布)入籍,不愿加入中国国籍的朝鲜人,应该严格管理,同时大力“移民实边”,兴办实业,“以其抵制外力”,以抵御日本。
对于日本可能造成的边疆威胁,清廷是严阵以待。
四, 感同身受
正当官僚们为地缘大变而慌乱的时候,中国民间舆论也对“日韩合并”一事非常关注。
日韩合并给国人的冲击是巨大的。
20世纪初,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的时代,强权即公理,弱肉强食,优胜劣败,中国此时早就没了天朝上国的架子,在列强的欺凌下饱受屈辱,所以对于波兰等其它弱邦的凄惨待遇,国内的一些有识之士始终高度关注。
而这次亡国的是朝鲜!这冲击更大,因为中国人太熟悉朝鲜了!
好好的一个邻国啊,饱受日本欺凌也就算了,毕竟世道就这么个世道,弱国被欺负那是“应该”的,但好歹基本的面子要给吧,可现在朝鲜竟然就这么被吞并了!
中国也一样啊,朝鲜被欺负的时候中国也在被欺负,现在朝鲜灭亡了,那中国未来的国运…
中国各大报纸将有关日韩合并的官方文件全文刊载,分析朝鲜亡国的原因,知识分子开始撰写朝鲜亡国的论著,连梁启超也写了一部《朝鲜亡国史略》…
当时中国的精英阶层普通有着一股子悲凉和忧患。
“日韩两国于昨日定约, 联邦合并, 归日本管理。东方古国从此亡矣 (韩皇岁给俸一百五十万元) 。麦秀黍离之感, 长蛇封豕之忧, 不禁交集于心, 为高丽痛, 为吾国危, 与锡三(指东三省总督锡良)相向叹息, 几至泪下。” ——恽毓鼎(时任宪政研究所总办)
《丧国之痛》——朝鲜画家崔革新作品
而民间呢?则对朝鲜人民的亡国之痛深表同情。
1929年朝鲜博览会宣传画《鲜满视察》,鲜即朝鲜,满即中国东北,日本意图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东北地区
而对于日本呢?原本清日两国关系已经改善(日俄战争中清廷实际偏向日本),清朝甚至认为日本应当成为中国的盟友,毕竟都是黄种人嘛,帮助中国对抗西方列强,然而日韩合并使得很多人再次清醒:日本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非常诡谲的是,日本吞并朝鲜实际已经违反了其自己强加给清朝的《马关条约》(第一条,确定朝鲜为独立国),而即便如此,清廷“竟不能对日本背弃中日《马关条约》提一抗议”。
国际公法呢?哪有什么公法,清朝驻韩总领事马廷亮报告直接表示:“日韩合邦发表以后, 各国均未闻有异言。”(英美法等不认为日本侵略朝鲜会影响它们的利益,反而认为这可以制衡俄国,德国和此事无关)。
很多人对此感到非常心寒,大家也认清了,中国是真的有亡国之危,“救亡图存”声浪日益高涨,立宪派与地方督抚在向清政府请愿时也多以日本灭韩为鉴。
海军部大臣载洵直言:“现查日人有大不利于我之举动, 危急存亡, 间不容发。我国庶政若再不加改革, 亟为预备, 窃恐覆辙之虞, 祸在眉睫, 不胜恐惧迫切之至。”
在此环境下,清廷加速了新政和立宪。虽然已经太晚了,次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不过日韩合并给中国人带来的危机感却没有消除,日韩合并、加上后来一战时期日本侵略青岛 、巴黎和会上强占山东、济南时间…中国人逐渐意识到了,相比于西方列强,日本这个邻居才是最危险的。
作者:云帆